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家具行业分析报告 >> 我国古典家具行业2016年市场现状:市场触底反弹

我国古典家具行业2016年市场现状:市场触底反弹

2016-10-18 16:11:0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古典家具分两类,一是具有收藏价值的旧式家具;二就是仿明清式家具,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家具制作的顶峰时代。仿明清式家具是现代的技术工人继承了明清以来家具制作工艺生产和销售的家具。

  2016-2021年中国古典系列家具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表明,中国古典家具的市场近几年最明显的表现为购买力从欧美转变为中国,这与年轻一代藏家对于传统艺术品的认识差别和国内藏家成熟度提高有着直接关系。明清家具最初得到西方藏家和博物馆的关注,是因为西方的传统中是以艺术品的眼光看待家具,而中国的传统理念中,家具是不被重视的,不如书画和陶瓷,历史上没有一个家具工匠留名,家具制作到明代晚期达到高峰,但是没有人专门去研究,所以收藏家具的阶段相比其他收藏门类比较迟缓。

我国古典家具行业2016年市场现状:市场触底反弹

  最近十年中国人开始重视传统和文物,发现明清家具超过了实用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境界,家具市场几乎被中国藏家垄断。最初大部分是以投资为主,但是,事实上很多藏家都把家具放在家里布置家居。“典亚艺博”联席主席及总监黑国强先生表示:“从80年代起到90年代末,我们大部分的客户是欧美的,当中美国人是最厉害的,这里面有90%是美国人,然后转到国内市场很快没几年时间中国内地的收藏家完全代替了欧美的收藏家。”

  自2012年开始,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入调整期。但是,从2014年至今,中国人对于古典家具的认识有了完全不同的概念,古典家具板块表现有所回暖。除此之外,材质的价格差别也是影响中国古典家具市场走势的另一大因素。

  据数据统计显示,从2011年至今,传统拍卖市场中主要是以黄花梨、紫檀、红木、花梨木、鸡翅木等为主要材质的家具物件居多。其中,黄花梨木作为稀缺资源而备受市场关注,其成交总额以52%的份额占据家具市场类榜首,紫檀以2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

  以往中国人印象中对于家具木材最直接的价值判断更多的是“一两紫檀一两金”,这是对中国古典家具的曲解。随着市场一次次的深度调整和藏家的理性投资逐渐成熟,黄花梨与明清家具那种具有“文人风”的搭配越来越被新的藏家所认可,这一点反映在市场中也能从上拍量、成交量和成交额中明显看出。在如今这个整体艺术市场处于不断调整的情况下,黄花梨家具依然保持着稳定价格,可见其购买力、购买欲望等刚性需求旺盛、稳固。正因这种良好的市场表现,及其自身本就具有投资风险较小的特点,在市场上颇受关注。

  经济大环境和艺术品市场低迷的态势下,但家具市场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成交率、成交额来看都保持活力十足、逆势上涨的态势。就目前市场而言,家具市场不单具备实用性价值,同时具有文化、艺术、欣赏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家具时应充分考虑家具本身的价值,只有艺术性高的家具才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才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和投资升值潜力。

  收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古典家具收藏不能一味注重材质和年代,一些艺术品位高,做工精良的家具也值得收藏。当今人们对家具价值有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它的价值取决于木料,现在许多收藏家认定只要是黄花梨、紫檀的家具就升值,不管多贵也可以买,这就是典型的“唯材质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家具越老越好,年代久远的家具更具收藏价值。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可取的,评判古典家具应该是全方位的,应从珍稀性、材质、艺术性、认知度、保持性等多方面去评判古典家具的价值。

  其次,选购古典家具时要注意品评,走马观花买东西特别容易上当。业内人士提醒购买者,一定要在业内人士的陪同下购买古典家具。“现在基本上可以这样说,各大商场是没有老东西了,大部分人所见到的古典家具都是仿古家具。当然仿古家具也属于古典家具,同样具有一定的收藏、欣赏和使用价值。”

  第三,就是一味研究书本知识不行,想收藏古典家具一定要多去市场上转转,多看多比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更多古典家具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古典家具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