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报告 >> 农资行业发展分析:企业并购推动产业升级

农资行业发展分析:企业并购推动产业升级

2016-10-20 17:07:49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并购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方式,农资企业也不例外。目前正处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农资行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目前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困境,可以说并购、资源整合是行业发展中的必然。

  8月3日,世纪阳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俄罗斯阿康公司在山东临沂递交签约书,受让俄罗斯阿康公司持有的红日阿康公司全部股权。完成后,世纪阳光拥有目标公司全部股权,并间接拥有红日阿康以及山东中富、临沂罗庄及临沂鼎瑞各自约50.5%股权。

  拥有 50年发展历史的红日阿康被收购,是中国化肥行业的一件大事。而更引人关注的是,这起并购或许只是中国农资行业重大变革的一个缩影。7月18日,新洋丰公告收购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9月8日,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安徽恒基种业35%股权……

并购

  一场并购能否让企业换一种活法?

  世纪阳光集团收购红日阿康注定要排在2016年中国化肥行业热点话题排行榜的前列。

  一家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的上市公司,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硅镁复合肥原料矿,两大主营业务涉及新材料镁合金产业和生态肥料产业;一家是拥有 50年发展历史的老字号肥企,在中国肥料行业最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享有“氯化钾低温转化法”国家专利。山东红日阿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世捷在并购完成后表示:“我们不但要传承世纪阳光集团‘责任制文化’和‘负总责’理念,我们也要弘扬红日的优良传统和红日精神,‘新红日·新梦想·新财富’将是全体红日人及所有合作伙伴的共同追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红日”确实有实现“新梦想”的资本。世纪阳光集团收购红日阿康公司后,“红日”将与现有的江苏龙腾化工有限公司、江苏湛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连云港绿滴肥料有限公司以及江西天瑞丰收化工有限公司形成合力,在国内形成辐射南部、中部、北部地区的生态肥料产业基地,年产能突破400万吨,基本覆盖国内市场。

  逆境求存,并购或是被并购之间的关系也许并不重要,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应是企业能不能健康的生存。红日阿康并购案像是一场大戏的开锣,而在它身边也不乏其它的声音汇成交响。

  上半年,新洋丰收购江苏绿港完成向现代设施农业布局并引入华大科技合作育种,同时通过澳洲农场完成海外布局,并投资成立洛川新洋丰果业延伸下游产业链。行业认为,未来的新洋丰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化肥企业,而是现代化综合性农业高科技企业。未来绿港可以借助新洋丰的渠道和资金支持,快速推广其现代化种植模式,形成规模化生产,进而提升盈利空间。

  此外,史丹利于近期收购安徽恒基种业35%股权。恒基种业主要从事种子培育、经营业务,参股种企成为史丹利打通农资一体化的重要一环。史丹利在2015年制定了向农业服务商转型的发展战略,本次参股恒基种业将进一步完善其农资一体化服务平台,提升公司在农业服务领域的综合竞争实力。

  农资企业间的频繁并购不仅令人侧目,也让人心怀疑虑:并购究竟能不能成为解救企业的灵丹妙药?

  对此,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毛国斌表示:“并购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尤其对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好的题材和转型点。但并购也需要一定的成本,不单是资金成本,还有技术和管理成本。如果技术和管理不到位,并购后很难去盘活,这样还会影响企业本身的运营效率。化肥企业并购相关行业是为了更快地转型,但跨入陌生领域,如果关联度不高的话,也很难做出业绩。”

  毛国斌强调:“化肥行业的并购应该关注同业并购,但目前还不是一个好的时机。行业整体呈现产能过剩的状态,小企业众多且技术落后、环保投入较低,只有通过市场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整合并购,行业才有发展,如果在低迷期盲目并购或许只是换了一种活法。”

  无论看好或看坏,红日阿康已经以全新的面貌向市场走来。无论愿与不愿,一场农资产业大规模整合的序幕或将就此掀开。

  两种力量推动行业加速整合,能否优化资源?

  中国农资企业间的并购并非新闻,而红日阿康这样的标志性企业被收购却能引发强烈反响。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行业中的 “大动作”并购很少,而处于行业低谷期的农资企业对并购话题的敏感程度也有所提高。西南大型磷肥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行业发展不会止步,资本运作也不会停止。一个时期的沉寂是更加激烈变革的前兆。

  对此,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庆表示:“在关注行业并购时,有两个重点要尤其注意。一个是明确整合目标,另一个是擅于利用宏观政策和市场助力。”

  陈国庆认为,国内农资企业并购和同行业跨国并购具有共同点:都是扩大规模、增加业务板块、补充技术储备、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一种措施。并购的方向主要集中于先进技术、资源产能和目标市场。

  国内农资企业下一个并购潮将显现什么样的特点?陈国庆认为,在上一个发展周期,国内许多农资企业通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崛起。部分企业持续兼并区域内国营民营企业,整合上市公司,掌握大量优质资源,改变了混乱的市场格局,优化了资源配置,既扩大了生产规模,也盘活了一个产业。当时的兼并有行业政策的背景,也有地方政府的推动,符合行业在特殊时期的发展需要。

  而在未来,行业兼并或许将增加更多的市场色彩。陈国庆表示:“中国化肥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从2015年开始,化肥这一传统‘特殊产业’的相关保护性政策逐渐取消,一些企业的弊端和弱点逐渐显现,市场的风雨刚来,谁能活下去,谁要被淘汰,需要时间检验。与此同时,虽然行业内的兼并不断涌现,但兼并的规模还不大,并未对行业格局产生根本性影响。很多有实力、有理想的企业仍在观望,希望在合适的机会以最有利的条件拿下有价值的优质企业。”

  汽车行业、IT行业、互联网行业这些走在前排、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用自身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一个行业发展到成熟阶段会是怎样的景象。小企业、小市场,最终会被若干家大企业和一个完整的大市场所取代。在陈国庆看来,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化肥行业的企业数量会减少,龙头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行业内的兼并重组才刚刚开始,依托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中字头’‘国家队’或将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一批具有极强综合竞争力的集团企业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重利好掀起并购潮,或引发马太效应?

  多年前,一位国家龙头化肥企业负责人在回答并购重组的意义时曾着重强调:并购重组,可以不断进行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不断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不断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解困脱困。而这三点正是当前中国农资业亟须解决的重点课题。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低迷,化肥行业产能过剩加剧、总需求放缓,这些不利因素导致行业整体利润增长空间不断地受到挤压,并购和外延式扩张成为企业实现增长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近期农化行业并购空前活跃,并购项目的数量和金额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此,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晓霞表示:“并购热产生的大背景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并购整合一方面是行业形势所迫,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发展亟须转型升级、重塑经营结构,实行从生产到销售或从销售到生产的扩张,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综合竞争力。”

  刘晓霞还认为,“通过并购一方面可提高企业在技术、人才、品牌等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优秀的资源向有先进管理经验和市场操作经验的企业汇聚,将提高整个行业的集中度。在市场竞争中,一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比较强烈,既有并购的需要也有一定的实力,一些产能落后、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被淘汰,它们是潜在的并购对象,为龙头企业开展并购创造机会。龙头企业通过并购整体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将快速实现基础市场的扩张,迅速从局部市场扩张到全国市场,甚至是走向世界。”

  事实上,在近年来的农资企业并购中,不乏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2014年六国化工以增资扩股方式实现对中元化肥的战略收购,完成了六国化工直面华北市场、中原市场大门的复合肥生产研发基地布局。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东奎表示:“六国化工并购中元化肥是公司战略转型,兼并有利于改善中元化肥资产负债结构,盘活中元化肥的产能资源,提高六国化工的总体生产能力。同时更有利于完善六国化工的产品结构,推动六国化工多品牌、多渠道的密集分销,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徐东奎强调:“并购的核心是发展。企业并购重组并不是简单的追求扩大规模,而是优势互补,提高创新能力,扩大营销网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而最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兼并强化自身,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企业的成长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其一是内部积累持续发展,另一种是兼并收购外部扩张。成功的并购可以有效地把外部资源内部化,使企业得到跨越式的发展。中国的农资行业在经过一轮的快速发展后,企业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或将引发马太效应。优胜劣汰,市场自然法则。龙头企业凭借其资本、技术、管理优势正在蓄势扩张,行业的并购有望实现新一轮提速,强者愈强,产业集中度将提高,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

  并购新思维:立足农资又寻求跳出农资

  世纪阳光集团收购红日阿康是标志着对其肥料板块的产业布局基本完成,也成为同业并购的典范。新洋丰公告收购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将打造一个市场布局合理、多功能、专业化、国际一流的现代农业综合性企业,通过收购整合优势,建立起完备的供应链,提高在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安徽恒基种业,打通农资一体化重要一环,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农资一体化服务平台,也体现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而进行的农业产业链上的布局。更多相关行业信息可查阅《2016-2021年中国农资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

  可见,在行业经过一轮的发展后,企业的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在转型过程中,农资行业并购潮已掀起,且农资行业的并购并不盲目,眼界更宽广了。无论是同业并购的互补,还是延伸产业链的跨行业并购,企业都在立足农资,跳出农资,立足化肥,跳出化肥,突破自我,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中做大做强。

更多农资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农资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