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环保行业分析报告 >> 2016年土壤修复市场分析:借助国家利好政策 完善土壤修复全产业链

2016年土壤修复市场分析:借助国家利好政策 完善土壤修复全产业链

2016-11-25 15:43:14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保护土壤、修复土壤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联合国去年发布的《世界土壤资源状况》报告显示,世界上大多数土地资源状况仅为一般、较差或很差,土壤恶化的速度远超其改善的速度。以下是宇博智业小编整理的2016年土壤修复市场分析

  1、土壤污染及修复治理现状

  目前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业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污染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受污染耕地面积约为1.5亿亩,其中,受有机污染物(农药、石油烃和PAHs)污染的农田达3600万hm2。近年来,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农业可持续化发展的要求日益突出,各种土壤污染带来的负面效益与社会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冲突愈演愈烈,而中国目前土壤修复产业才刚刚起步,产业链尚未完善,现有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远不能满足逐步壮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土壤污染日益凸显,国家高度重视土壤污染的控制与修复。2011年4月,中国首个“十二五”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2012年2月,环保部制定的《土壤环保“十二五”规划》公布,首先启动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中央实行“4 1”政策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且根据《2014年政府投资及产业政策目录》“土壤修复技术”属于“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技术研发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鼓励类,中国对土壤污染的控制与修复工作已蓄势待发。但由于中国目前土壤修复技术尚处在实验研究阶段,真正可用于实际的技术较少,且土壤污染需要的资金大,资金来源是制约土壤污染修复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

土壤修复市场

  2、土壤污染引发的连锁污染

  土壤污染如不能及时得到修复,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物将不可避免的向其他环境转嫁污染。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中国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工业园区建设用地选择在城市边缘的农村,与农田紧邻,而工业运行过程中有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出现污染物随意排放的现象,因此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可避免的对周围农田产生影响。长期受污染的土壤不能及时得到修复,污染物由浅层地表土壤迁移至深层土壤,随着降雨下渗和时间的推移污染地下水。资料显示重金属有富集作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如上层进行耕作,重金属从土壤中向农作物迁移,进入食物链,最终重金属在人体内富集,当富集到一定量时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农业耕作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是污染土壤的一大因素,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随着降雨造成大面积面源污染,容易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肥力减弱,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也会由浅层地表土壤迁移至深层土壤,随着降雨下渗,污染地下水,严重的也会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3、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及国内污染治理现状

  目前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

  生物修复(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

  植物修复(运用农业技术改善土壤对植物生长不利的化学和物理方面的限制条件,使之适于种植,并通过种植优选的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吸收、挥发、分离、降解污染物,恢复重建自然生态环境和植被景观);

  生物堆肥(利用传统的堆肥方法,堆积污染土壤,将污染物与有机物(稻草、麦秸、碎木片和树皮等)、粪便等混合起来,依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化学淋洗(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在重力作用下或通过水头压力推动淋洗液注入到被污染的土层中,然后再把含有污染物的溶液从土壤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此外还包括生物通风、自然降解、电动分离、气提技术、热处理、挖掘转移等技术。

  按处置地点分类:可分为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又可分为原位处理技术和原位控制技术,常用的原位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等。比如渗透反应墙法:就是一种原位处理技术,它是在浅层土壤与地下水之间,构筑一个具有渗透性、含有反应材料的墙体,污染水体经过墙体时其中的污染物与墙内反应材料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被净化除去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异位修复技术可分为挖掘和异位处理处置技术。

  4、土壤修复的市场需求

  目前中国对土壤修复最为紧迫的是房地产开发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退二进三”政策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中大量工业企业需要关闭或搬迁,工业用地将被重新规划为商业或居住用地。因为此类场地曾作为工业用途,场地内土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需要对场地内的土壤进行修复。

  以北京某染料厂为例,该厂1964年搬迁到朝阳区,位于东三环内,2003年全面停产,40年工业历史导致土壤受到各种染料、有机颜料的污染,产生了汞、镉、铬、镍、铜、锌、砷、铅8种重金属污染物,场地内共有5万m3污染土壤需要进行修复。

  根据2008年7月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同提供的《北京染料厂场地环境评价报告》,北京某公司编制了相应的污染土壤修复方案,并针对不同的污染现状,采取相应的修复治理措施。

  从目前国内发展形势来看,房地产开发是土壤污染修复的最大市场需求。另一个对土壤修复有需求的为农民,由于工业污染转嫁及农药的过度使用,全国有约19%的耕地受到污染,污染的土壤致使种植的农作物不能达到检验合格标准,严重的污染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或死亡。对于受污染的耕地急需进行修复,根据相关法律,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污染土壤应为造成污染的企业买单,但农药及化肥的过度使用及公共污染源造成土壤污染,修复过程产生的高额治理费用,农民则无力承担,需有一定的政府支持。

  结语:

  2016-2021年土壤修复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分析,随着政策对土壤修复重视度的提高,以及相对完善的土壤修复治理管理体系构建,未来将会产生更多的土壤修复项目,市场需求将扩张。随着“土十条”的出台,未来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的规模应该会达到 10万亿级别,大部分先导市场集中在市区的工业污染场地和耕地处。

更多土壤修复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土壤修复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