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国际产业格局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面对家纺行业投资首次出现负增长的严峻形势,家纺全行业致力于谋创新、求突破、共发展,不断发掘机遇、打造平台、跨界合作,实现了新常态下的“突围”。以下是2016年我国家纺行业现状分析:
家纺行业进入调整期
据相关报告显示,今年1-9月份,家纺行业总体运行同比有所增长,效益效率向好,内销较为平稳,但投资大幅回落,出口金额同比下降。预计2016年全年行业运行仍将保持低个数增长,其中出口总额负增长但出口数量增长,内销会略增。
从数字上看也许不甚漂亮,但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
因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周期。国内经济增长放缓、需求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全球经济低增长困境弱化了外部需求,特别是国际分工格局出现重大调整,无一例外,家纺行业从2012年起也进入了调整期。
据了解,2016年以来,中国家纺协会理事会努力推进家纺全行业转型发展。理事会以中国家纺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行业擎领,以展会为市场拓展抓手,以家纺大赛为创新契机,以交流合作开辟走出去空间,以精品活动推动行业交流,注重为全行业谋篇布局,注重为家纺企业发声,注重求变求新,注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一些新探索加快了家纺行业发展动能转换。
新服务,由“卖布”转为“卖生活方式”。在今年的秋季展中,参展企业不管是在产品展示中,还是在陈列布局上,都特别注重整体家装效果,注重营造场景式体验,在产品、图案等细节上下了很大功夫,把“大家居”的美深深植入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心里。特别是成品帘的推出,不仅仅是一个新营销理念的推出,更意味着对产业链利润再分配格局的改变。这种新思考,将深度影响行业未来。
新渠道,商业模式创新成一大亮点。家纺企业越来越注重线上线下融合,更好整合和互补企业内外资源,提升客户体验。例如:真北集团在打造软装体验的同时,由4K高清触屏组成的终端销售体验系统搭载了家居物联网生态系统,消费者、经销商、生产商可以通过软件系统下单,并实现信息传递互动,摸索O2O模式。本届秋季展与阿里巴巴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阿里巴巴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家纺展会信息同步。青岛红领的C2M跨境电商直销平台、定制平台,引起家纺企业的强烈兴趣,学思维、学模式、学平台,将为行业提挡加速注入新动能。
新合作,跨界融合备受青睐。伴随着“大家居”理念的普及与推广,今年协会在帮助企业整合资源、打通中间环节、畅通经营渠道上下足功夫。协会与中国家具协会、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倡导家具、布艺、地毯、灯具、工艺品等的跨界融合、抱团发展。企业合作共赢的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一体化家居解决方案和服务。
今年以来,家纺行业出现了几个新情况:一是家纺行业投资首次出现负增长,行业发展亟待重拾信心;二是出口数量增长,但出口价格下降;三是三大专业市场销售增长幅度逐月下降;四是企业效益分化。明年会不会有所改观,需要家纺人高度关注。
创新本身就是机遇
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企业如何突围?面对当前电商、微商等新渠道给传统行业带来的冲击,企业如何应对?面对国际产业格局的变化,中小企业如何把握机遇?
带着这些思考和困惑,4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家纺人,在以“布局十三五,开创新家纺”为主题的“2016中国家纺大会”上寻求答案。
当前的经济数据,对包括家纺在内的传统制造业意味着什么?马光远11月28日在他所作的《下一个风口:中国经济大势及制造业的应对》主旨演讲中用一句话做了描述。他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局,旧经济在调整,新经济在崛起。传统制造业面临极大的调整压力,创新是走出困局的唯一路径,传统行业将残酷洗牌,未来3-5年最困难。
马光远借用任正非的“进入无人区”来形容说当下的整个中国经济。他说,中国的发展模式正从过去的人口红利走入发展的“无人区”。这个地带需要更多的创新,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制度生态,去创造新的竞争力。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王天凯对此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他说,经济减速不见得是坏事,短期看是困难,但从长期看,倒逼行业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倒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渠道创新、品牌建设、设计研发等,是好事儿。“昨晚和在座的一些企业家聊天,听到行业在跨界融合等方面的探索,大家对行业未来发展有很多很深的思考,我很高兴。”
“家纺这两年增速明显下降,说明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我觉得这个过程是好的,就像王会长说的,我们要充满信心,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走出去。面对困难,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求新求变。”上海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伟斌给大家鼓劲儿。
中国家纺协会副会长朱晓红表示,协会今年成功举办春秋两季家纺展,规模成效显著。如果说春季家纺展的强势回归是为企业注入发展信心,那么秋季展的跨界好评则坚定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作为纺织三大终端产业之一的家纺产业,正在被赋予新的定位和内涵。未来的家纺将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时尚产业,是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创意产业。
江苏张家港总商会、浙江海宁家纺协会等多位业者看好家纺窗帘的前景。他们表示,创新本身就是一个机遇,新渠道跨界组合、消费需求升级、与资本深度结合,这些都是未来希望之所在。
尽管家纺行业多是中小企业,但对做大做强也有着期许和憧憬。
佳华伟业资本近年来一直在跟踪研究家纺行业。董事长宋向前说:“我们花了四年的时间,把家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都跑了一遍,作为一个投资者,我特别看好这个行业。大家要鼓足信心,你们看自己的行业觉得不咋的,但是与别的行业比较一下就会信心很足。最近也参加了一些会,家纺行业应该算表现很好的一个行业。家纺企业需要放弃保守,拥抱资本,小企业与大企业抱团,合力做大做强。”对此,有业者呼吁,希望家纺企业重视建立家纺产业基金的重要性。
杨兆华对家纺行业2012年以来的创新探索予以高度肯定。他说:“从今天我给大家呈现的一些数字来看,家纺行业的增长是非常稳定的,大概在3%左右。从几个上市公司来看,不管是线下萎缩线上扩张,还是从单一的床品向‘大家居’转移,这样的结构调整实践,说明大家都在创新转型,都在积极思考未来怎么做,行业发展需要这一宝贵的精神。”
据了解,目前家纺行业尚无一家企业市值突破百亿元。“我们需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包容的心态,通过合作达到共赢,使家纺行业未来出现大企业,在渠道创新、资本运作等方面能够引领整个行业,早日实现家纺强国梦。”杨兆华寄予行业领军企业。更多相关家纺行业分析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家纺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更多家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家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