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 2017年我国民营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我国民营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6-12-21 15:43:33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民营医院的发展似乎还看不到边界。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据,2015年年底,民营医院达到了1.45万个,占据了中国医院总数的半壁江山。2005年的时候,这个数字还只有3200多家,10年来,数量翻了超过4倍,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之中。2017年我国民营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详解如下。

  近年来,在新一轮医改推动和促进下,我国民营医疗机构在数量上实现了井喷式的发展。特别是2015年4月26日国务院出台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工作总结和2015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将大力发展社会办医列为2015医改七大工作重点之一。民间医疗产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但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不断凸显。民营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民众多样化医疗服务的需求,但民营医疗产业真正要实现欣欣向荣、百花齐放,不仅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产业自身发力。

2017年我国民营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府发布支持民营医疗行业发展的政策

  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中,明确鼓励社会办医。加快推进社会办医成规模、上水平发展,将社会办医纳入相关规划,按照一定比例为社会办医预留床位和大型设备等资源配置空间。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和地点的限制。优先设置审批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资源稀缺的专科医疗机构。鼓励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执业医师举办私人诊所,探索成立医师工作室(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公布《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对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具有四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推动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有助于缓解当前群众看病难的矛盾;随着群众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趋势,放开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有助于提供更多个性化和特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民资更多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后,政府可以腾出更多资源投入基本医疗服务,更好地保障社会公平;民营医院加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医疗市场的竞争,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二)民众医疗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且呈现多样化趋势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民众的医疗需求也呈现扩大化、多样化的态势,而有实力的公立医院所能提供的就医资源有限,大城市里往往一号难求,这给民营医院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更注重预防保健和对就医体验有更高要求的高端医疗市场消费群体扩增,民营医院有能力去高薪聘用专家以及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来满足高端消费群体个性化的就医需求。

  二、不利因素

  (一)人才结构不合理,稳定性差

  民营医院医务人员多为公立医院退休的老专家和新毕业的医学生形成的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结构,中老年医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公立医院,人才梯队不合理。我国的优质卫生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优质卫生人才有很大的空缺,民营医院招聘的新毕业生,经过几年的锻炼后,也往往流向公立医院,造成民营医院人才队伍稳定性差,直接导致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难以保障。

  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稳定性差是我国民营医院存在的普遍现象,而卫生技术人才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问题成为我国民营医院发展的一大瓶颈,由优质卫生人才产生的公立医院强大的市场势力,导致民营医院在参与市场竞争上处于劣势。当前国内医疗行业在人才培养、人才晋升和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垄断现状,更加剧了社会资本举办民营医院的人才匮乏现象。

  (二)民营医院实力相对较差

  由于明的或暗的政策和政府规制的歧视、公有制文化的影响以及民营机构自身的一些局限,在准入、税收、价格、社会公信力、科研项目的申请、专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医学专业的影响力等诸多方面,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都会有差异。因为目前高水平医院和医学技术,基本上都是产生于大医院,这些大医院基本上都属于公立医院。大部分民营医院目前多采用差异化战略,重点发展特色专科,利用广告宣传、附加服务或高新技术等,使其医疗产品在民众看来具有独特性,走的是“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道路,仍处于“起点低、底子薄、整体层次不高、竞争力较弱”的初级发展阶段,在各方面都无法与公立医院相提并论。

  (三)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相关支持政策落实力度不足

  尽管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支持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但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强制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支持民营医院不力的法律责任的缺失,因而弱化了政策的落实力度。地方政府发展卫生事业的动力不足,加上政府对公立医院“管办合一”,导致由个人或社会投资举办的民营医院无法与由政府投资、政府管理的公立医院相抗衡。

  (四)监管体制不完善且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措施

  目前政府对民营医院缺乏有效的监管,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明,卫生行政部门、物价、工商、药品监督等部门均在民营医院的监管中具有一定的发言权,难以形成监管合力。事实上单靠这种模式的监管造成了民营医院监督管理中存在大量疲于应付的现象,因此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由于卫生监督体制不顺、权责不清导致了监管权力的异化和执法效能的低下。此外,不同的政府部门对民营医院的监管往往侧重某一方面,缺乏整体的评估,而且,相对于庞大数量的医疗服务机构,现有监管队伍力量非常薄弱。

  监管体制不完善就会导致行业发展混乱,导致很多好的民营医疗机构难以发展起来,反而使一些坑蒙拐骗的医疗机构快速发展,在“莆田系”事件爆发以后,患者对民营医院的信任度低至冰点,不良医院谋财害命的做法引起患者的恐慌,失去了社会公众的信任,民营医疗就难以发展起来了。完善监管方式,加强有效的监管措施,才能引导民营医疗行业的良性发展。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数量预测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数量预测

  截至2014年11月底,我国民营医院数量为12,166个,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了约10.31%。截至2015年11月底,我国民营医院数量为14,049个,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加了约15.48%。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民营医院数量为15,303个,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加了约16.35%。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7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将达到1.9万个,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0.42%,2021年数量将达到4.6万个。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数量占医院总量比例预测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数量占医院总量比例预测

  截至2014年11月底,我国医院总量为2.6万个,民营医院为1.2万个,占比约为46.15%。截至2015年11月底,我国医院总量为2.7万个,民营医院为1.4万个,占比约为51.85%。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医院总量为2.8万个,民营医院为1.5万个,占比约为53.57%。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7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占医院总量比例将达到56.90%,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2%,2021年比例将达到61.64%。

  2016年已经过去,2017年将要来临,民营医疗也应关注行业热点,积极融入行业大势,以图更快的增长。通过对2017年民营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认为,关注移动医疗的2017年资本运作,积极对接医疗资本,发起高效的医院并购及“医联体”整合,对民营医疗跨越式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民营医疗产业发展分析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显示,2017年民营医疗应关注九大行业热点,这些热点涉及到新医疗政策的落地实施,涉及到移动医疗平台的发展,涉及到线下医疗服务,也涉及到医疗推广、跨境医疗、医疗资本等方面,关注热点、积极推进,方是快速成长之道。

更多民营医疗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民营医疗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