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农机行业分析报告 >> 2016年农机装备行业政策分析: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公布

2016年农机装备行业政策分析: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公布

2016-12-22 15:01:38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业装备生产和使用大国,但90%以上的国产农业装备为中低端产品。通过对我国农机装备行业现状分析了解到,我国农机装备行业亟待政策支持。

  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63%。虽然整体而言,我国农业机械化率与发达国家相差不大,但是在细分领域如农业植保,我国目前植保机械化渗透率不超过3%,而美、日发达国家均达到50%。此外,我国农业机械以中低端拖拉机、收割机为主,总体技术含量、产品质量不高。

2016年农机装备行业政策分析: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公布

  而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水平不高。且我国农业信息服务还仅仅局限于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传播,对农业市场供求信息的传播利用不足,且农业数据库资源少、质量低,而且时效性、共享性、开放性也较差。

  12月22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农业部、发改委印发《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旨在促进我国由农机制造大国向农机制造强国转变,增强农业机械有效供给能力,提升我国现代农业生产水平。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满足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需求,基本满足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关键薄弱环节机械化需求。畜牧业、渔业、果菜茶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及山区丘陵等领域部分生产环节无机可用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大型高效、精巧灵活、多功能、信息化、智能化装备依赖进口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初步形成核心功能部件与整机试验计量检测开发和协同配套能力,关键零部件自给率达到50%左右;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重点农机产品可靠性较“十二五”提升50%以上;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区域主要农作物农机化技术模式基本建立;开展农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在重点主机产品、关键零部件领域分别形成2-3个知名品牌;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

  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实施主机产品创新、关键零部件发展、产品可靠性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等五大专项,实现农机装备制造能力提升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农机行业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集成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鼓励企业开展可靠性控制和监督活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对农机企业的设计、生产和设备控制实现从上到下的智能整合,实现灵活的规模化生产。建设现代化农业装备智能工厂,有效提高产品的制造精度和稳定性。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农机产品技术标准,实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主机与配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开发生产。加强农机评价与应用标准基础研究,增强农机农艺融合标准有效供给,促进农机作业标准化水平提升。鼓励农机企业制定内控标准,用标准提升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提高国际标准转化率,实现国内农机产品标准与国际同步发展。

  行动方案还强调,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农机产业发展创新基金,在高端装备研发、信息化应用、精准、智能和智慧农业等方面提供支持。重点扶持行业大型骨干企业、特色企业。引导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对农机装备的持续投入,建立包括产业资本、风险资本、金融资本、民营资本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鼓励开展大型农机产品融资租赁。鼓励金融机构向符合产业政策的农机装备产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投资。对企业兼并、收购、重组予以政策支持。

  从我国农机装备行业政策分析形势来看,加快实现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研制与应用适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农机装备,是提升我国农机装备产业整体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紧迫需要,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更多相关农机装备行业政策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农机装备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

更多农机装备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农机装备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