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航空行业分析报告 >> 中国机场建设现状

中国机场建设现状

2017-08-15 10:33:0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机场建设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下是中国机场建设现状分析:

  据最新数据,截止2017年5月10日,中国境内22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31个省级行政区共有机场220座,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其中定期航班通航的机场216个,定期航班通航的城市214个。新增机场9个,停航机场1个,注销机场1个。

  2016年12月28日,内蒙古成吉思汗机场在零下18度的严寒下迎来了从呼和浩特飞来的第一个航班。这也是2016年我国最后一个经民航局审批、颁发运营许可的民用机场。

  按照飞行区等级分,4F级机场共有9个,4E级机场共有33个,4D级机场共有39个,4C级机场共有120个,3C级机场共有8个,1B级机场共有1个。

中国机场建设数据(按机场飞行区等级)

  机场吞吐量是所在城市的标志。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吞吐量超过1000万的机场,占总吞吐量的79.1%,200—1000万的机场有21个,占全国吞吐量的12.8%,200以下的有169个,占全国总吞吐量的8.1%。

  从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布情况,吞吐量9000万以上的机场1个,5000万以上的机场3个,4000万以上的机场7个,3000万以上的机场10个,2000万以上的机场17个,1500万以上的机场23个,1000万以上的机场28个。目前,各地区所占吞吐量的比重为:华北地区为15.3%,东北地区为6.1%,华东地区为29%,中南地区为23.8%,西南地区为16.9%,西北地区为6.2%,新疆地区为2.7%。

  从货邮吞吐量来看,目前,各地区所占吞吐量的比重为:华北地区为15.8%,东北地区为3.1%,华东地区为40.5%,中南地区为26.4%,西南地区为10.2%,西北地区为2.4%,新疆地区为1.2%。

中国机场建设数据(按吞吐量)中国机场建设数据(国际机场)

  从国际机场分布情况来看,目前,我国拥有口岸的机场为82个,其中国际机场占45个,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华北地区的国际机场数量为5个,东北地区5个,华东地区16个,中南地区10个,西南地区5个,西北地区3个,新疆地区1个。

  军民共用机场有64个。其中,华北地区8个,东北地区7个,华东地区17个,中南地区7个,西南地区15个,西北地区和新疆分别各为5个。

  多跑道运行的机场数量为12个。其中,拥有4条跑道的机场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拥有3条跑道的机场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拥有2条跑道的机场共有9个,分别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分析中国机场建设现状,为何新建、续建的机场大多数都在中西部?

  一方面东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建设也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的机场布局,已经比较完善。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所适用的交通方式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大城市多,平原也较多,高铁旅客流量大,相比之下,在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东南沿海要少很多,地域辽阔,高铁的造价又相当高,一公里高铁的建设费用高达上亿元人民币,而建设一个普通的支线机场费用不会超过4亿元人民币,大一些的支线机场建设费用不会超过10亿元人民币,修高铁显然是不划算的。西部地区虽然经济欠发达,但其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特别发达,像云南、陕西、四川旅游业非常发达,而且地面交通非常不方便,因此具有一定的航空需求,支线机场建设更多。

  在中西部机场密集布局的同时,大中型机场也在加速扩建的步伐,同时也在积极打造临空经济区,不断的壮大航空产业链。《民航十三五规划》提出,鼓励地方政府在业务规模较大的机场周边规划临空经济区,引导各临空经济区差异化发展,在机场-产业-城镇一体化协调发展方面先试先行。对临空经济区进行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发挥示范效应和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临空经济区和示范区。

  民航运输是典型的网络型产业,航线网络的构建及其运行效率的好坏,是影响一个地区乃至国家民航运输业总体服务水平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航空公司当然是航线网络设计与运营的主体,但机场是航线网络构建的基础与重要支撑。机场今后如何运作发展是所有机场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其中,两点是必须考虑的。

  一是核心机场的保障能力与服务效率对整体网络的运营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

  二是根据自身的能力如何布局本机场的航线网络,究竟要有多大的覆盖面。

  根据我国国家总体规划布局,一是完善华北、华东、东北、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机场群,这体现了行政管理、地理区划分;另一机场群的概念是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形成并快速发展。这也是国家总体战略的要求。世界级机场群的提出,应该说是民航运输业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新动力源的重要转变。这些机场群覆盖广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约环保的现代化机场体系。

  同时,在机场群的作用下,我国要形成10大国际枢纽和29个区域枢纽。10大国际枢纽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区域枢纽为:太原、呼和浩特、大连、沈阳、厦门、青岛、福州、济南、南昌、温州、武汉、长沙、郑州、贵阳、拉萨、兰州、银川、西宁等。

  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的《布局规划》明确了到2025年,机场体系建设的目标与主要思路,进一步完善机场布局。这个布局无论从民航运输自身服务能力的提高,还是从更好地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新的动力源等方面来看,都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布局规划》我国将推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世界机场群的布局建设。航空服务范围将覆盖我国93.2%的地级市,89%的县 ,92%的人口规模;中国机场通往的国际和地区的国际航线将大幅增加,航空运输规模持续扩大。

  据了解中国机场建设现状,目前,全国8个中心城市已经为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锁定。西安、青岛、沈阳、南京、杭州、厦门、长沙、深圳、济南也加入到竞争行列。为了竞争国家中心城市,厦门、成都、青岛、济南等都加大对机场与航企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迫切希望开通国际航线,这对机场、对航空公司都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更多机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机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