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8年3月我国紧凑型车产量为4.3万辆,产销增速分别为7.3%和6.9%。紧凑型车也裂变为高端、次高端、中端、次中端、低端五个档次市场。以下是紧凑型车行业现状分析。
紧凑型车,即A级车,是最常见的家用型车,轴距一般在2.5-2.7米之间,发动机排量一般1.6-2.0升左右。紧凑型车行业分析,在国内,包括自主品牌车型、合资车型以及纯进口等在内的紧凑型车。售价区间已经几乎涵盖了5万元到30万元区间,成为了目前国内购车市场的主力车型。
紧凑型车行业现状分析,与紧凑型车保持稳定不同,小型车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17%下降到2018年的11%,小型车市场的萎缩与经济水平上升和各地的限购有关,限购城市还将增长,小型车的市场空间还会被压缩。
2018年3月我国乘用车产量为215.7万辆,环比增长53.4%,同比增长1.5%;销量为198万辆,环比增长37.3%,同比增长4.1%。预计2018年乘用车销量达到2489万辆。
具体来看,国内紧凑型轿车销量排名第一的车型为大众朗逸,3月销量为38914辆。3月紧凑型轿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大众朗逸、日产轩逸、丰田卡罗拉、大众速腾、大众宝来、大众桑塔纳、长安逸动、别克英朗、吉利帝豪、现代领动。
在紧凑型车市场中,空间也逐渐成为消费者所考量的重要特点。用户对于紧凑型车整体印象正面评价偏多,行业整体满意度为30%,相比去年有明显提升。其中,我国品牌的满意度为37.1%,高于行业整体水平。而豪华品牌的满意度为30.6%基本与行业整体水平持平。主流海外品牌,在本次评价中仅获得了25.7%的满意度,令人意外。我们推测,这与我国品牌整体的做工品质大幅提升不无关系。
德系品牌的上升和日系品牌的下滑形成了交叉曲线,其实还有一条近乎水平的直线,紧凑型车市场份额这些年一直保持稳定,而且是最大的细分市场,中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8年,紧凑型车的市场份额保持在40%以上,波动不超过4%。第一次购车的消费者有33%会选择紧凑型车,高出第二位的SUV6%。在置换市场,意向置换紧凑型车的消费者只有22%,这也说明紧凑型车属于入门产品,其也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足够的稳定和最大的细分市场,预测2019年也依然如此。不过,更多的新产品将继续进入这一市场,市场更加细化,产品也更有针对性。
未来,紧凑型车市场呈现出屋脊式格局:中端车型是高高在上的脊顶,次高端和次中端车型是脊坡,高端和低端车型则是最边缘的屋檐。中端车型的类别市场份额达到惊人的57.63%。这是因为它从品牌价值、车型韵致、车身空间、技术配置、整车品质等方面,为家用轿车提供了性价比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从而得到国民最广泛的喜爱。
综上所述,如何让紧凑型车不被市场所淘汰。往后紧凑型车将向价格上普济大众,品质上精当适用,用途上家用多能,空间上宽畅大气等方向发展。一二线紧凑型车市场稳定,三四线紧凑型车市场处于上升趋势,车企业也会将重心向这些地区转移。以上便是紧凑型车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