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锁餐饮企业已经达到124万家,占中国餐饮市场份额超过20%。国内餐饮业发展迅速,各类新型品牌快速崛起,尤其是餐饮企业的连锁化趋势日渐明显。以下对连锁快餐店行业现状分析。
连锁快餐店行业现状分析,自营连锁经营餐厅日益流行。中国餐饮服务市场中独立营运餐厅占比约为 80%,连锁经营餐厅占比约为 20%。连锁经营餐厅分为自营连锁餐厅与加盟连锁餐厅,其中自营连锁餐厅占比虽较小,但呈逐年上升趋势。连锁快餐店行业分析指出,2013-2017年自营连锁餐厅复合年增长率达 12.9%,超过加盟连锁餐厅的 11.4%与独立营运餐厅的 10.5%,主要因为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品牌声誉、食品安全、食物及服务质量,而自营连锁餐厅品牌拥有更强大的资本品牌、更高的品牌认知及声誉以及更佳的食品安全控制能力,能提供更优质的食物与服务。
自营连锁经营餐厅日益流行
大部分参与加盟展的餐饮业态为快餐,这与快餐对食品质量的把关以及容易复制的特性有重要关系。特许加盟的方式对餐饮总部来说,可以减少资金和人口资源的同时,也有利于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减少宣传成本,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加盟的重要原因。现从两大方面来分析连锁快餐店行业现状。
所谓餐饮“集团化”是指单体餐饮采取联号合作的形式,拥有,经营或管理两个以上的企业或系统,其优势在于发挥群体作用,建全多方位,多层次的餐饮系统。连锁快餐店行业现状分析,由于我国现在所有制制度决定我国经济类型多样(全民,集体,私营,三资,个体等),经营体制多样(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虽然经营便于管理,机制灵活,但经营制约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加之国家经营体制变动大,已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营转轨,由单纯的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盈亏自负给单体企业上带来了挑战和困难,形成统一性的连锁餐饮集团对于重组餐饮资产,扩大市场的覆盖面,加快资金流转转密度,促进餐饮业规划化经营。而快餐连锁作为“集团化”的先锋,象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屋等西方快餐方兴未艾,已经形成了强劲的内在潜力。在21世纪我国必然克服体制上的制约,以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加盟连锁或自愿连锁等形式,内外延型扩张,形成品牌性强的连锁餐饮集团。
纵观国内餐饮市场的需求变化,“吃公款”的减少,“吃自已”的增多,消费群层的“公款高消费”明显改善,餐饮市场趋于大众化发展。大众化经营,意味着廉价,但不等于低水平的经营,它是一种拥有较高服务标准和质量,而价格相对较低的经营,连锁快餐和连锁超市正好适应这种经营渠道。连锁快餐店行业现状分析,借鉴于零售业中的超市布局原理,采用开架陈列,自我服务的超市餐饮,改变封闭式的餐饮操作和就餐方式,形成“千品汇一,廉价销售,方便快捷,批量生产”的餐饮经营新格局实属客观之必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餐饮作比较,日本人平均每人一年就餐950美元,欧洲435~860美元,而我国平均每人一年在外就餐300元人民币左右,约合28美元,餐饮超市以就餐自由,形式自由,价格适中(一元起价,十元吃饱),面向工薪阶层,使我国餐饮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求奇,求全,求便,求廉的消费心理,成为21世纪的饮食新时尚。
连锁快餐店行业现状分析,这种基于单个企业O2O模式的盈利,主要是餐饮连锁企业建立官网,消费者在企业官网上选择较近的门店进行预定并支付,最后在门店享受服务。餐饮连锁企业通过提供订餐服务不仅能减少运营成本,还能满足消费者节省时间的愿望,大大提高了企业的销售利润,还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空间。
更多连锁快餐店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连锁快餐店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