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汽车电子行业分析报告 >> 2022年汽车电子行业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得到增加

2022年汽车电子行业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得到增加

2022-08-31 20:31:5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汽车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汽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电子化程度是衡量汽车高档与否的主要标志。当下,汽车电子技术进入发展第三阶段,不少汽车大公司在该方面进行研制与开发,并取得了成就和应用。以下对2022年汽车电子行业技术分析。 

  当前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体量高速增长期转向结构转型升级期。汽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支撑,在政策驱动、技术引领、环保助推以及消费牵引的共同作用下,行业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达8085亿元,同比增长12.29%,2022-2027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9783亿元。

  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制造商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现从四大特点来分析2022年汽车电子行业技术。

  1、汽车电子产品技术以引进为主

  国产汽车电子前装配备率的上升,一直是推动汽车电子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国频繁的汽车产品升级换代过程中,增添先进的汽车电子零部件是主要手段,增加了大量对于汽车电子新产品、新技术的需求。中国汽车行业一直跟随着国际发展的步伐,实行产品和技术的“拿来主义”,很好的弥补了技术、产能上的不足,快速实现规模化,减短了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和试验时间,为产品升级步伐的持续提供了支撑。

  2、车身电子和与车载电子普及速度加快

  车身电子产品价格较低,例如电动座椅、电动天窗等产品的配备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提升汽车的舒适度,也是汽车档次的体现,能够激起消费者的购买兴趣,成为各个车厂争先配臵的对象;车载电子产品从外观和功能上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随着消费者对于汽车娱乐性需求的不断提高和车载娱乐系统产品种类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载电子产品市场,特别是在后装和改装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汽车音响市场中CD和多碟CD目前是市场的主力产品,而DVD系统发展迅速,2009年DVD系统在后装和改装市场的销售量几乎翻了一番。同时,车载视频系统,倒车可视系统、嵌入式车载导航系统的普及率也随之提高。

  3、本土汽车电子厂商迎来发展良机

  国外企业和合资企业一直是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主力,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汽车厂商特别是本土汽车厂商在成本和产品升级的压力下,越来越多地采用本土汽车电子企业的产品,大大提升了本土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国内企业首先在消费性质的汽车音响和车载娱乐系统实现了突破,如深圳航盛电子、江苏天宝等本土企业已经在汽车音响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然后在安全气囊、汽车防盗系统、汽车导航系统中快速地发展,如锦州锦恒、上海久乐等企业在安全气囊领域,赛格电子、深圳华强在导航设备领域,广州铁将军、广州雄兵等企业在汽车防盗系统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在本土汽车厂商的带动下,本土汽车电子企业在发动机管理(EMS)领域也实现了市场突破,如北京锐意泰克为奇瑞汽车等企业供货。国内汽车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以及整车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成本压力将越发明显,为价格较低的本土汽车电子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4、后装市场推动前装市场市场发展

  中国汽车电子后装和改装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车载电子领域,汽车防盗、汽车音响(包括多媒体系统)和车载导航产品在目前后装和改装市场中拥有重要的市场份额,而随着产品品种不断丰富,而后装和改装市场技术上越来越成熟,服务越来越完善,以及中国对汽车改装限制的放宽,动力和底盘等汽车电子后装和改装市场在2009年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后装市场的发展反过来也在不断推动前装市场电子配备率的提高,例如后座可视系统最早是在出租车中得到了大量应用,目前前装的配备率也在不断提升。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得到增加,2022年汽车电子随着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一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中国消费者对车辆需求的增加、网络在车辆中的高速发展、安全与防盗需求的增加、机械系统与电子系统之间的转换以及动力总成方面性能的提高,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

  以上就是2022年汽车电子行业技术的大致介绍了,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