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全球汽车产业的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催生供应链重构浪潮。作为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军企业,德国大陆集团通过分拆动力总成、汽车子集团及康迪泰克等核心业务部门,加速向专业化赛道聚焦。这一系列战略调整不仅折射出头部企业对技术迭代的焦虑,更揭示了行业洗牌中资本逻辑与产业规律的深层博弈。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大陆集团的战略重组始于2018年动力总成业务的剥离,并于2021年以纬湃科技独立上市完成首阶段转型。2024年宣布汽车子集团分拆计划后,其又将康迪泰克的独立时间锚定在2026年。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大陆集团正逐步退出多元化布局,回归轮胎制造商的核心定位。截至2024年,康迪泰克营收占比约16%(全年销售额64亿欧元),但利润率仅6.2%,低于轮胎业务的13.7%。通过剥离低效资产,大陆集团计划将核心资源集中于更具增长潜力的轮胎领域。
轮胎业务已成为大陆集团最稳健的盈利支柱。2024年其轮胎子集团销售额达139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逆势提升至13.7%,远超汽车业务的2.3%。在电动化趋势下,轮胎作为不可替代的核心组件,正面临续航优化、轻量化与智能监测等技术升级需求。大陆集团通过扩建泰国罗勇工厂及合肥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增至每年1800万条),持续加码高端轮胎市场——其EcoContact系列已进入亚太九成头部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链。
全球零部件巨头的重组潮呈现鲜明共性:采埃孚剥离电驱动部门以强化传统优势领域,米其林出售非公路轮胎业务聚焦核心赛道。大陆集团选择将工业属性更强的康迪泰克独立发展,旨在通过专业化运营提升竞争力。该部门工业业务占比55%,计划2030年提升至80%,直面科德宝等专业厂商竞争的同时,也需应对采购体系调整、交付稳定性等过渡期挑战。
历史数据显示,分拆难免带来短期阵痛。2018年动力总成剥离导致大陆集团当年息税前利润率下降1.6%,次年因市场波动进一步下滑至7.4%。此次康迪泰克独立后,劳动关系转移及资产分割可能继续影响净利润表现。但资本市场已给出积极反馈:分拆消息公布后其股价上涨8%,反映投资者对聚焦策略的认可。
总结
大陆集团的转型路径揭示了汽车产业供应链重构的核心逻辑:通过业务切割剥离非核心资产、集中资源强化高利润率领域,并借助资本市场的专业化估值提升股东回报。这一趋势不仅关乎企业生存,更折射出全球零部件行业在技术革命与地缘博弈下的战略选择——唯有精准聚焦才能在电动化时代掌握话语权。随着康迪泰克独立进程推进,轮胎业务的创新投入与全球化布局将成为大陆集团未来竞争的关键支点。
更多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汽车零部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