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抗感染药物核心作用是通过抑制或消除感染源来帮助机体战胜感染。抗感染药物在一学临床使用广泛,抗生素是抗感染药物的一大重要细分品类。以下是2024年抗感染药物市场分析。
受国家持续推进限制抗生素滥用政策、新冠疫情防控等方面原因影响,2020年我国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出现较大幅缩减。近两年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医院手术等医疗接诊量开始逐步回升,我国抗感染药物市场消费进入回升阶段。《2024-2029年中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虽仍未回到2019年前水平,但已回升增长至1952亿元。
抗感染药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在限输限抗、集采等冲击下,2023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全身用抗感染化药销售额超过1300亿元,比2019年“缩水”超500亿元。2023年全身用抗感染化药TOP5集团中,辉瑞霸主地位难撼,近年来销售规模均超过100亿元;与2022年相比,辉瑞、默沙东、广东东阳光药业等企业的销售额增速均超20%,其中广东东阳光药业排位提升6位。
抗感染药物市场分析资料显示从全身用抗感染化药细分亚类看,全身用抗细菌药占主导地位,但近两年来其销售额逐年下降,占比也在下滑;全身用抗病毒药紧接其后,2023年占比超过13%,创近年来新高。
2024上半年,全身用抗感染化药TOP20产品中,有16个销售额超过10亿元,其中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8:1)、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依次位列前三,销售额均超过20亿元。与2023年相比,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8:1)顶替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成为“销冠”。受第八批集采影响,部分抗感染化药销售额有所下滑。
抗病毒药物研发热度增加,抗细菌药物的研发持续低迷,与缺乏新型靶点探索以及耐药风险增加有关,因此,整体呈现批准和在研药物数量下降的趋势。从全球市场的抗病毒药物布局来看,除HIV,HBV外,RSV、流感、HPV以及呼吸道、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领域,已成为市场的热门赛道。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病等)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许多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抗癌药物,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感染。特别是在接受器官移植、化疗或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抗感染药物的需求增加。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往往需要更强效、更广谱的抗感染药物以防止继发感染。
抗感染药物市场分析指出随着病毒性疾病的传播,尤其是新兴病毒的不断出现,抗病毒药物的需求也在增加。近年来,流感、乙型肝炎、艾滋病、乙型脑炎等病毒性疾病的治疗需求推动了抗病毒药物市场的增长。此外,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如新冠疫情)的爆发,也导致了抗病毒药物的需求急剧上升。在新冠疫情期间,针对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需求迅速激增,推动了全球抗感染药物市场的快速发展。
总体看来,未来,随着新型病原体的出现、抗药性问题的加剧以及全球健康危机的应对,抗感染药物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更多抗感染药物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抗感染药物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