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国石油将新建23座储气库 形成六大区域储气中心

中国石油将新建23座储气库 形成六大区域储气中心

2019-01-01 09:12:48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1月16日,中国石油2019-2030年地下储气库建设规划部署安排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与各相关油气田企业签订储气库项目建设责任书,落实责任主体。明确至2030年,中国石油将扩容10座储气库(群),新建23座储气库。

  储气库,顾名思义就是存储天然气的“仓库”,在天然气消费较为平淡的夏季将天然气注入,到了冬季采暖用气高峰时再将气提取出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通过把天然气注入地下圈闭或人造洞穴形成的一种储气场所,主要作用类似长江沿岸的湖泊,可以调节冬夏用气峰谷差,提升管道输送效率;或作为战略储备和应急储备,应对进口中断和短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17年冬季至2018年春季全国较大范围内出现的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再度敲响了国内储气能力不足的警钟。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和超过30%,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就需要超过消费量的12%,而且国家整体储气能力要达到一定规模。2017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接近40%,2018年超过40%,但储气调峰设施远未达到前述标准。对标其他国家,中国的储气库建设还处于初级水平: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仅为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的3-4%,国际平均水平为12-15%。

  在地质条件上,与美国气藏埋深浅、密封性强的地质条件相比,国内储气库优质大型库址资源缺乏,规模选址难度不断加大。中西部地区大型气藏库源区埋藏深、构造复杂,东北中小型气藏库源区断块多、密封性差,东部沿海地区缺乏油气藏目标且品位差。地质条件差,意味着钻井难度大。国内缺乏高压大型注采核心技术与装备,注气压缩机仍依赖进口,给大规模经济高效建设储气库带来严峻挑战。

  更现实的问题是储气库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地下储气库从建设到最后储气完成,有的需要十年以上。2014年油价下跌后,油气企业普遍经营压力大,投资能力不足,影响了企业投资储气设施的积极性。

  根据规划,中国石油将建立东北、华北、中西部、西北、西南、中东部六个区域储气中心,按照“先东后西、先易后难”的布局原则及“达容一批、新建一批、评价一批”的工作部署,充分挖掘储气库建设潜力,加快推进储气库建设。特别是对新纳入规划的23座储气库,以提质、提速、降本增效为中心,制定针对性措施,系统优化设计,确保储气库建设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运行到位,达到快速建产、效益运营的要求。

  按照规划部署,中国石油将加快已建成储气库的达容扩容工作,进一步完善10座在役储气库(群)井网部署和地面配套能力,达到快速提升工作气能力的需求;同时,全面开展新建储气库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抓好现场试验和工程建设的组织和实施,按照方案和计划有序展开;做好评价储气库的论证和技术储备,抓好前期研究和试验评价。

  当前,国内已建成储气库(群)共13座,中国石油负责建设和运行其中10座储气库(群)。2018年冬季-2019年春季,计划采气量将超过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以上。除对储气库进行达容扩容外,2018年6月,中国石油储气库进行业务体制改革,储气库移交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归口统一管理,统筹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管道企业所属储气库(群)全部移交相应油田企业。

更多石油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石油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