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抗生素管理体系逐步形成 抗细菌类药物增长率下滑

抗生素管理体系逐步形成 抗细菌类药物增长率下滑

2019-01-01 09:31:33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抗生素管理体系已逐步形成,从简单粗放逐步发展到精细化管理。要持续提高对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视程度,明确“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逐步降低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抗菌药物的耐药风险。

  抗生素管理体系逐步形成

  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通知》指出,要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制订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技术规范,推进感染性疾病多学科诊疗;着力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能力:广泛开展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基层抗菌药物使用水平,同时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狠抓抗菌药物应用的重点环节管理:加强专档管理的内涵建设,合理调整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减少预防使用和不合理静脉输注;提升抗菌药物管理水平等。

  《通知》也明确提出,在狠抓抗菌药物应用的重点环节管理方面,要遏制碳青霉烯类耐药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对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实行专档管理,要覆盖处方开具、处方审核、临床使用和处方点评等各环节。

  国家卫健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副主任杨小强介绍说,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提出要严格掌握药物临床应用适应症,规范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儿童患者及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杨小强指出:“临床医生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合理选用并注意使用剂量,如对血流感染、脑膜炎等重症感染和高度耐药菌感染应选择可大剂量用药的品种并给足剂量。应有效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对于耐药菌的控制也极为重要。”

  今年《通知》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制订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技术规范,推进感染性疾病多学科诊疗”;对此,颜青指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需要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增加专家和多学科团队的参与、在临床确实做到合理用药;“合理用药”体现在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等诸多因素,接下来将进一步积极推进对于合理用药的定义和合理用药的评价工作。

  “目前国内有很多三级医院开始推进AMS策略实施,但要保证AMS体系建设取得理想效果,需要重点关注抗菌药物管理核心团队组成情况及教育培训。”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刘晓琳副主任介绍说,“《通知》中也提出,明确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要在2020年以前设立以收治细菌真菌感染为主要疾病的感染病区或医疗组。”

  “感控问题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问题,感染科专业医生和感控医生在各自医院中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复旦大学抗生素研究所临床应用室主任、华山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杨帆教授呼吁国家加大对感控的经济投入,同时,他指出要努力提高医务人员、媒体、公众及社会各界对抗菌药物皮肤试验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浪费。

抗生素资讯

  全身抗细菌类药物增长率下滑

  近年数据显示,2017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临床使用的全身抗细菌类药物超过了150多个药物。1~3季度用药购药金额118.66亿元,预测数据显示,全年将实现166.12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4.23%;相比2016年7.51%的增长率,直线下滑了3.28个百分点,国家限抗令基本上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国内三大终端6大市场的规模仍然超过2000亿元,多个品种表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竞争局面。

  纵观数据,TOP10的药物分别是美罗培南、莫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拉氧头孢、头孢地尼、头孢唑肟,TOP10药物购药金额占据全身抗细菌类药物的42.82%,同比上一年增长率为8.17%,在临床需求下,略高于总体增长率。

更多抗生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抗生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