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钢铁行业打造制造新模式 行业两化融合指数达51.2

钢铁行业打造制造新模式 行业两化融合指数达51.2

2019-01-01 09:57:05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目前,钢铁行业已在基础自动化、过程自动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等方面取得进步,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奠定了较好基础。钢铁企业智能制造水平仍不均衡,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智能化应用处于初级阶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钢企迫切需要推进智能化以实现降本增效,保持产品竞争力。

  钢铁行业打造制造新模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萌发,大数据的形成、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智能化成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李新创指出,“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行业,推动其在新时代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是实现钢铁强国,进而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实现大规模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重要的着力点。”

  智能制造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我国钢铁智能制造存在的问题:一是钢铁企业智能制造水平不均衡,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二是数字化网络化亟待补课,智能化应用处于初级阶段;三是行业智能制造专业服务机构无序,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长期困扰我国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有效解决,在优化产能结构、强化绿色发展、稳定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钢铁工业仍然任重道远。

  德龙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立国表示,面对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德龙钢铁将紧紧围绕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立足“质量、高端、绿色、生态”的思路,着力打造行业内永久性标杆企业。

  德龙钢铁紧紧围绕制造强国战略、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致力于打造“绿色+智能”的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新模式,以“绿色德龙”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以“数字德龙”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钢铁资讯

  行业两化融合指数达51.2

  当前,钢铁行业在基础自动化、过程自动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等方面取得进步,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奠定了较好基础。钢铁行业现已打造了9家智能制造试点,智能车间、智慧矿山、大规模定制等试点示范项目取得一定成果。

  《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18)》显示,2018年,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达到52.8,钢铁行业两化融合指数达到51.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8.7%,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超过50%。尽管面临着产能过剩、结构失衡、能源环境等巨大压力,但总体上看,大型钢铁企业在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同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积极探索大数据在研发、生产能源管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有效支撑了行业整体制造水平和能力的提升,集约高效、实时优化的智能生产新体系正逐步构建。

  为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民营钢铁企业也在加速布局智能制造。天津荣程、邢台德龙、四川德胜、河北鑫达、山东石横特钢、东海特钢等钢铁企业竞相推进智能制造,积极探索企业智能升级的解决方案。

  以德龙钢铁为例,该公司致力于打造“绿色+智能”的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新模式。环保方面,2018年该公司投入了7.35亿元,重点实施了17项国际领先的深度治理工程,其中超低排放改造已经完成验收。该公司不仅获得了工信部首批绿色工厂的称号,甚至还成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在智能化方面,德龙钢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当前,德龙钢铁的智能制造基础体系已经搭建完成。”德龙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立国表示,通过与冶金规划院合作,德龙钢铁成功探索出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数据集成模式,打造出产销一体、管控衔接、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钢铁行业数字化样板工程,并向多家钢铁企业输出了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

  事实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钢企迫切需要推进智能化以实现降本增效。比如,原料成本占钢铁企业成本的60%到70%,基于人工经验的配料无法取得最经济的配比,但系统利用运筹学算法,在同等条件下5秒即可得出稳定生产的最优方案。

  德龙钢铁首席信息官郭玉宾透露,以德龙钢铁APS系统的原材料配比与成本测算为例,该系统提供的方案指导采购决策和生产配料,年可降低综合成本达亿元以上。

  与会专家指出,尽管我国钢铁企业推进智能化发展的热潮兴起,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钢铁企业智能制造水平不均衡,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数字化网络化亟待补课,智能化应用处于初级阶段;面向钢铁行业进行智能制造专项服务的机构虽多,但市场较为混乱。可以说,钢铁行业的“智造”转型刻不容缓、任重而道远。

  因此,专业机构也要在行业的智能转型中发挥作用。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为例,该院着力搭建全行业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为众多钢铁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咨询和实施服务,其iSteel体系在数十家钢铁企业成功应用。“钢铁企业必须把智能制造融入钢铁企业全流程和智能决策过程中,做到精准、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环保,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李新创表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的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推动钢铁行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的智能转型与升级。

更多钢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钢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