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外卖产业渗透率继续提升 平台重新思考管理模式

外卖产业渗透率继续提升 平台重新思考管理模式

2020-01-01 10:12:2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一日三餐点外卖,不想出门找代买,外卖平台的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随着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各类外卖APP功能的完善和便利,我国外卖行业蓬勃兴起。技术的发展,让外卖辐射的区域更大,地点定位和送达计时显示得也更加准确,正因如此,骑手的工作强度也越来越大。

  外卖产业渗透率继续提升

  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外卖产业交易额分别为1200亿元、1430亿元、1790亿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25.2%。与此同时,外卖订单量也持续上涨。以美团外卖为例,第三季度,美团外卖日均订单量达2680万单,同比增长38.1%。订单量的持续增长表明,外卖在消费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且外卖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外卖产业的渗透率继续提升。2018年,我国外卖产业的渗透率为10.8%,到2019年第三季度,外卖产业的渗透率提升至15.9%。预计,2019年全年外卖产业渗透率将达14.2%,相比2018年提升3.4个百分点。

  从消费品类情况来看,餐食仍是外卖订单的主要消费品类。基于餐饮外卖用户习惯养成的同时,又催生出很多非餐品的配送场景和需求。如今,随着配送效率的不断提升,外卖服务已经从餐饮美食外溢到生活超市、生鲜果蔬、鲜花绿植、美妆、日用品、服饰鞋帽和母婴产品等多个生活场景,甚至实现了全时段配送服务。通过外卖满足甜品和水果等日常性需求、蛋糕和鲜花等节日性需求,也正在成为国民新的消费习惯。

  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晴雨表。在外卖品类越来越丰富、配送越来越快捷、商户主动延长营业时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外卖消费时间已经从午高峰和晚高峰向全时段扩展,夜间消费订单占比明显提升。以今年前三季度来看,美团18时至次日6时的订单量占全天订单量的35.2%。

  从餐饮向非餐饮跨越,是外卖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得益于技术的升级和多场景跨越,餐厅信息、评价及交易不断迁移到互联网和手机端,让越来越多的新消费需求变为可能,共同推动了外卖产业发展壮大。

外卖产业渗透率继续提升

  平台重新思考管理模式

  自2015年以来,中国外卖交易金额持续攀升,根据上半年的统计,预计2019年可以达到6040亿元,这个数字是2015年的4.5倍,2017年的两倍。

  2017年底,饿了么正式合并百度外卖。2018年4月,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以95亿美金收购饿了么。一线红利吃完后,外卖行业正在快速走向三四线城市,试图将一二线城市的成功模式复制过去,市场进入更为激烈的“两强争霸”的局面。“打仗”状态在不同城市交替进行。

  这种发展速度的管理模式是粗放的。这些年骑手问题频发,他们遇到交通事故的概率要远高于常人,为了抢时间,骑手闯红灯是常事;骑手与用户、商家产生口角和摩擦更是常事。

  在这种快速的发展迭代中,骑手是矛盾集中爆发的窗口。整个行业需要重新补课。这与滴滴走过的路有相似之处,当年滴滴顺风车司机与外卖骑手一样,缺乏稳定的保障。以至于滴滴出了多起震惊国内的恶性案件,直到2019年年底,滴滴顺风车业务才开始重新上线试运行。

  在2019年Q1财报会议上,王兴谈到市场竞争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并不担心竞争对手使用补贴吸引价格敏感用户,这种方式难以持续,一旦补贴结束订单就会消失,对于低线城市价格敏感用户来说会花更多时间自己做饭。向用户和商家提供高质量符合和保持高运营效率才是正确做法。”这次事件或许会让美团及整个行业重新思考,什么才是“高运营效率”。

更多外卖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外卖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外卖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