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为在线教育的常态化、大范围应用提供了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双重铺陈,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学校办学和教育转型都将加速进行。我国东、中、西部在线教育发展存在明显差距,网络卡顿或掉线、学生家庭缺少必要设备、教师缺乏信息化能力,是西部地区学校明显存在的“软肋”。这无疑将使该地区的孩子们在获取和享用教育资源上受到制约,从而使我们打算通过在线教育缩小地区间教育质量差距的愿望更难实现。
国内的在线教育兴起于2012年,最初就受到各方人士的广泛看好,其中,既有BAT这样的巨头斥资,又有新东方这样的知名线下培训机构征战线上,更有诸多名校名师纷纷试水,加入在线教育创业的大军。2015年时,国内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达到了1171亿元。截至2015年年底,国内约有9500家在线教育企业。
但是,对2015年400家在线教育企业调查发现,盈利的企业仅为5%,收支平衡的企业约为10%,有70%的企业亏损,有15%的企业倒闭。2018年以来,沪江教育、尚德机构、51talk等多数在线教育企业都处在亏损阶段。沪江网校、字节跳动旗下教育类产品gogokid、VIPKID等机构接连爆出大面积裁员的消息。2019年有1.2万家教育公司关停。
究其原因,大部分在线教育公司都没有正现金流、都靠投资,存在泡沫。在线教育企业要想获客,只能在营销宣传上大把投钱。等到融来的钱烧光,支出远超营收,企业便无力为继,走在了倒闭的边缘。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在线教育注入了一些生机。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国内大中小学课堂教育纷纷转移到线上。2019-2022年中国教育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标杆企业市场地位研究报告数据统计,2020年前7个月,国内平均每天新增175家在线教育企业,国内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了3.51亿人。今年上半年,猿辅导完成10亿美元融资;作业帮完成E轮7.5亿美元融资,大米网校、编程猫及火花思维也属于融资额较高的平台。
但是,目前大多数在线教育企业仍在沿袭烧钱营销的老路子。过去几年,他们的线下广告占据了机场、公交站、楼宇电梯等场合。如今,他们在线上整合营销方面投入可观,大多选了价格不菲的APP开屏广告、搜索引擎信息流广告、综艺冠名、短视频平台广告等。
2020年第二季度,网易有道Q2销售和营销费用为4.5亿,同比大涨364%。Q2营销费用为2.19亿美元,同比增长41%。在线教育企业在今年暑期的促销课程广告成本在500-700元之间,平均转化率在15%到30%之间,由此计算秋季班正价课用户的获客成本在1500元到3500元之间。
在线教育红利吸引了大量企业入局,既有传统教培机构从线下向线上迁移,也有本身就有线上板块的企业继续发力深耕,还有个人讲师通过教育类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开讲授课。
不过,由于规模和资金限制,中小型教培机构不像大型教培企业,能够负担得起自建技术团队的高昂成本,而直接入驻流量型平台,有些视频、直播类平台也不是专做教育类,难以满足个性化的授课需求,同时也很难形成自己的私域流量,随时面临流量流失风险。
因此,大部分中小型教培机构会选择直接合作第三方技术服务商如创客匠人等,搭建属于机构自己的平台,将被优质课程吸引来的流量沉淀在自己的平台上,并且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特色服务,进行长期的口碑营销。
此外,机构还可以打通线上线下,未来的教学模式必然是线上线下相结合(OMO),立足线下校区,将线上课程及服务作为有益补充,提高课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比如,采取线上名师主讲+线下老师辅导的双师教学,或是线下教学+线上复习、课后辅导等模式,还可以通过线上宣传拓客,引流至线下进行深度体验等,都可以提升机构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教育一定会进一步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教培机构只要找准定位,及时转型升级,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一定能够走得更快,走得更稳。
更多在线教育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在线教育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