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并在全球蔓延,呼吸机、监护仪、输注泵、便携超声、额温枪、制氧机等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医疗器械需求上涨,诊断试剂需求量大增,对相关器械企业业绩增长起到拉动作用。
数据显示,医疗器械是一季度医药生物行业中表现较好的子行业之一。而从长期来看,疫情将推动国内重症科室和ICU病房建设,同时将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相比于药品,我国医疗器械起步较晚,近几年受益于分级诊疗推进下基层市场扩容以及进口替代等,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统计数据显示,按申万行业分类,截至2020年8月1日,A股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共69家。
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近几年企业上市情况中也可见一斑。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8月1日已上市的69家A股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中,有45家是在2015年之后上市。且自科创板开板至2020年8月1日,已上市的30家企业中,有一半为医疗器械企业。
此外,截至2020年8月1日,A股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总市值19024亿元,高于化学制剂,尽管上市企业数量少于化学制剂。不过,行业内企业市值相对分化,与化学制剂行业比较相似。
具体来看,截至8月1日收盘,行业龙头迈瑞医疗总市值超过4000亿元,其余企业中,除万泰生物外,均在1000亿元以下。其中,乐普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华大基因、健帆生物5家企业总市值高于500亿元。
我国医疗器械投资已经迎来了黄金时代。一方面,在全新的器械领域,如TAVR、结直肠癌早筛、可吸收支架、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等,国产企业先于外企获批,国产占据主导,这也意味着未来我国器械增量市场很可能由国产占据主导。另一方面,在传统的器械领域,本土器械已经在高端领域攻城略地,有所突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医疗器械领域整体研发投入及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本土医疗器械企业进入全球头部企业行列任重而道远。
更多医疗器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医疗器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