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全球非手术类项目增加 注射填充项目备受青睐

全球非手术类项目增加 注射填充项目备受青睐

2021-01-01 09:07:3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全球医美总治疗量相对稳定,至2020年全球医疗美容总治疗量为2326.63万例,较上年有所下降,其中手术治疗量为1060.72万例,较上年同比减少0.6%,非手术治疗量为1265.91万例,较上年同比增加10.4%。非手术类项目表现亮眼。

  我国医美行业自2013年以来,进入快速发展期,然而2018年,行业增速开始放缓,主要原因是国内医美机构良莠不齐,部分医美事故使得医美需求者处于观望状态。

  2019年我国医美用户达1367.2万人,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同比增长22.2%,行业增速进一步放缓,进入调整期。

  用户人群形象气质、穿衣风格方面,2020年我国医美消费者知性气质和职业风占比最多,分别为50%、30.1%。

  审美观念方面,90%以上的人喜欢白嫩无瑕疵的肌肤、觉得抗衰十分重要、喜欢光洁饱满的额头、不能接受泪沟和黑眼圈等;70%以下的人喜欢尖下巴、不能够接受法令纹、喜欢M型唇、觉得越瘦越好等。

  用户购买方面,69%的人会购买皮肤美容类,60.6%的人会购买面部整形类,43.9%的人会购买美体塑形类。

  2020年我国医美服务行业总收入规模大幅下降,仅为1518亿元人民币。

  从医美机构的价值分布(成本结构)来看,医美行业产生的价值,主要由渠道与搜索平台获取,占比达30%-50%;医疗服务和药品器械采购,占比仅为15%-25%和10%-20%;获客营销是医疗成本的2-3倍,从而导致机构经营者多通过压缩医疗服务、院内管理等成本,以获得更高利润。这反映出我国医美行业重获客营销,轻专业医疗的不良现象。

  从医美机构的市场前景来看,我国医美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基础不稳,结构畸形,导致医美乱象不断,行业投诉也不断。全国消协组织的统计显示,自2016年至2020年,我国医美行业相关投诉增加了近13倍多,2020年医美行业投诉6138件,是2016年投诉数量的近13倍多。

  疫情之下,全国各地医美机构普遍进入了“沉寂期”。在客源锐减的同时,销售成本上涨、毛利率下滑等因素也让一些小型医美机构不堪重负。许多“小老板”经营的医美工作室不堪高昂成本,甚至面临着关闭的风险。在“大浪淘沙”的阶段,优胜劣汰必然会进一步加速,那些技术高、口碑好、价格优惠、安全性强的医美机构,将在行业波谷中脱颖而出,蜕变为综合竞争力强的头部机构。

  与此同时,在疫情“封锁”线下医美机构的时间里,线上医美平台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发展势头。“宅生活”下的消费者,有更多时间关注自己的内在和外在。有不少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主动关注并了解医美,医美平台的活跃用户大幅增加,为行业恢复正常发展保留了宝贵的“火种”。为了留住新一批活跃用户,各大医美平台发力体验日记、达人测评、AI测脸、在线问诊等模块,以完善零接触、无感染风险的服务体验,增强服务的趣味性、互动性。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了“互联网+”转型升级。对于医美行业而言,抓住“互联网+”契机,进行提质拓面,也是发展的必经之路。依托互联网平台独有的大数据优势,医美机构可打造“挖掘客源到客情维护,再到提供服务”的完整闭环,效率更高、性价比也更高。

  业内人士指出,经营状况回暖的线下医美机构碰上活跃用户增加的线上医美平台,维持了供需两端的高度平衡。后疫情时代,那些能牢牢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的医美机构,会更有优势,顺利越过行业寒冬期,于市场洗牌中逆风飞扬。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