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工业经济发展基础稳韧性足

工业经济发展基础稳韧性足

2021-12-21 10:53:33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6.1%。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核心增长引擎,工业稳则经济稳。2021年以来,虽然国内外形势依旧严峻,各方面压力重重,但我国工业攻坚克难,总体保持稳定恢复。

  整体延续恢复态势

  “从2021年工业运行情况看,两个亮点比较突出。”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认为,一方面,工业经济发展科技底色鲜明。11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2.0%和15.4%,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在“双碳”目标牵引下,我国传统产业环保改造升级力度持续加大,绿色可再生能源比重不断增加,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研究室主任乔宝华认为,最近两个月工业生产整体能够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主要得益于国内能源、原材料保供稳价政策发力,供给约束有所缓解。此外,制造业投资支撑作用增强。前11个月,我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7%,领先全部投资增速8.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3%,平均增速稳步回升。出口增速也超过预期,前11个月,我国出口额同比增长31.1%,两年平均增速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特别是最近4个月,出口当月同比增速和两年平均增速显著加快。

  “我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完备的工业门类和强大的供给能力为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打下坚实基础。”魏琪嘉告诉记者,今年各地都在围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等方面调整工业发展路径,为产业转型升级蓄积能量。

  在乔宝华看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另一动力来源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前11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0%,领先制造业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企业技术改造持续投入带动高技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同时,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为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循环畅通,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经济稳定恢复。

  企业经营不断改善

  随着保供稳价、助企纾困等政策红利逐步释放,我国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利润增速稳中有升。1月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2.2%,两年平均增长19.7%。

  值得一提的是,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4.6%,较上月加快8.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国内外需求回暖带动企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为企业改善盈利状况奠定良好基础。”乔宝华分析,11月份,我国出口额同比增长22%,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20%以上,出口回升超出市场预期;国内消费也稳步回暖,11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9%,两年平均增速连续两个月保持在4.5%左右。

  10月份,在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拉动下,采矿业、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81倍、56.1%,均明显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增速较上月分别提高51.7个、18.4个百分点。再加上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延续两位数增长态势,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开始落地见效,企业单位成本费用回落,成本上升压力有所缓解,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乔宝华介绍,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分别为83.45元和8.22元,同比分别减少0.39元和0.51元,较上月减少0.58元和0.29元;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回升至7.44%,同比提高0.73个百分点,较上月提高0.78个百分点。

  魏琪嘉认为,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协同效应正逐步显现,为工业平稳运行提供政策保障。“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部分行业供给偏紧状况,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大市场保供稳价力度,这一问题正在得到有效缓解。”

  促进工业健康运行

  虽然我国工业生产增速、工业企业利润均有所回升,但工业发展仍面临较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工业品价格高位运行,部分下游行业成本承压较大,工业企业效益状况下行压力仍存等。

  为此,乔宝华建议,应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警,切实做好原材料保供稳价。首先,完善大宗商品价格监测平台,加强对煤炭、原油、铁矿石、铜等重点商品的价格监测力度;其次,稳定国内大宗商品供给,短期内要充分发挥好国家储备对大宗商品市场的调节作用,着眼长远要继续完善多元化进口供应体系,加快健全国家物资储备体系,切实保障国内供应链安全和稳定。此外,要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预期管理,坚决遏制大宗商品金融化资本化炒作,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变相涨价、合谋涨价等行为,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消除市场过度担忧。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提振工业经济关键在于增强企业应对风险能力。“要继续加大对中下游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通过减税降费、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成本上涨压力,切实落实保就业和保市场主体任务。”乔宝华说,要进一步做好国家战略储备投放工作,适当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保障企业正常运转。

  终端消费是支撑工业产销体系运转的重要环节,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对于畅通工业内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建议进一步拓宽各类产品供应链、分销渠道,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提高实物商品的供给质量,持续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健全和发展农村商业网点。”魏琪嘉说。

  “下阶段要综合施策,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落实好针对制造业企业的各项惠企纾困措施,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工业经济健康稳定运行。”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江源说。(经济日报记者 李芃达)

更多经济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经济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经济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