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应届毕业生人数首破千万 网络招聘提高疫情下就业率

应届毕业生人数首破千万 网络招聘提高疫情下就业率

2022-04-24 10:13:47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我国89.8%受访应届生期待学校进一步加强网络招聘服务,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招聘、网络交友等社交软件成了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的温床。受疫情影响,线上成为重要的求职招聘渠道。提高学生线上求职的适应性与能力,学校网络招聘服务工作尤为重要。

  应届毕业生人数首破千万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了一千万,规模创历史新高。叠加疫情影响,在更加“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高校毕业生们广投简历,企业、政府也拿出真金白银吸引更多的求职者。

  在四川一所大学的校园招聘会上,记者采访时发现,2022年企业提供的岗位数不少,但是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却不尽相同。记者了解到,2022年春招季,受疫情和行业变化影响,财务、行政和人事等文职类职能岗位的竞争指数较高,平均每个岗位收到16到30份简历。但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却非常抢手。其中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的工资一度跃升至高薪职位的榜首,达到每月23960元。

  记者发现企业在新能源、半导体、计算机存储等新兴产业领域有新的布局和规划,为了吸引更多紧缺优质人才,同时还配套了安置基金、购房补贴、解决配偶就业等优惠政策。国家政策下,公司也享受到了一些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比如社保减免,企业缴纳部分就减少了50%。

  为了更大程度地吸纳就业,各地也拿出了真金白银的诚意。浙江、四川等地对高校毕业生及招用企业分别给予千元至数万元不等的生活补贴或就业补贴;广东省则鼓励企业为高校毕业生留出更多工作岗位;此外,教育部还要求高校主要负责人等广泛拜访企业,促进学生就业。

应届毕业生人数首破千万 网络招聘提高疫情下就业率

  网络招聘提高疫情下就业率

  应届毕业生求职已进入冲刺期。受疫情影响,线上成为重要的求职招聘渠道。提高学生线上求职的适应性与能力,学校网络招聘服务工作尤为重要。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7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显示,79.4%的受访应届生都将线上作为重要求职渠道。62.6%的受访应届生满意自己求职过程中的表现。89.8%的受访应届生期待学校进一步加强网络招聘服务。

  两年前,受疫情影响,“云招聘”开始流行,不少用人单位通过在线方式对求职者进行面试。一方面,“云招聘”节省大学生求职者来回奔波的精力以及开销,但另一方面,与线下招聘相比,“云招聘”也有其局限。如双方更深层次的互动、沟通不足,一些线下招聘经常用到的情景面试很难在线上进行,同时,求职者对用人单位的实地考察、了解不够,影响最终的决策。

  这也就是大学生为何期待加强网络招聘服务的原因。2021-2026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指出,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076万,是史上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叠加疫情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此前,教育部已要求高校“一把手”走访企业,拓宽就业需求,而针对线下招聘在疫情影响下转战线上的实际情况,高校应该多管齐下,做好对学生的网络求职服务。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应帮助在线求职的大学生“核查”用人单位信息,确保招聘信息的真实性。最近,大学毕业生对用人单位进行“反向背调”,引发舆论关注。其实,对用人单位进行“背景调查”不应只是大学毕业生,对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的部门也应该建立经常到本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数据库,主动对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进行核查。

  为给毕业生参加在线招聘面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的大学在校园里设立专门的“面试室”供学生使用。这是贴心之举,毕竟大学生在宿舍里参加面试,回答用人单位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在周围有同学的情况下,颇为尴尬,很难充分展示自己,而且,如果宿舍网络条件不好,也会影响到面试的效果。

  除提供硬件设施上的支持外,还需要给大学毕业生提供“软实力”支持。学生如何在面试中更好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能力、特长,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需要得到学校的系统指导,例如组织模拟面试,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增长线上面试经验。

  有一些大学生在进行线上面试时,把很多精力用在“自我包装”上。需要提醒的是,面试技巧不论在线上还是线下求职中,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用人单位进行面试的目的,就是要剥去求职者的“包装”,看到求职者的真实能力和素质。大学毕业生在求职面试中的自信表现,根本上取决于自己在求学期间收获的成长。大学生的择业规划,应该从一进大学时就进行,要结合毕业后的就业目标,进行学业发展规划,在求学期间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围绕职业发展目标进行长期准备的学生,哪怕自己身处相对冷门的专业,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会“热就业”,受到更多用人单位的青睐;而那些只急在择业环节的大学毕业生,哪怕自己所学的专业是所谓“热门”专业,也可能遭遇“冷就业”。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应对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更多网络招聘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网络招聘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