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海洋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日,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盛大开幕。作为联合国“海滨之城”平台启动后的重要活动,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国际组织代表、涉海企业、政府机构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海洋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全球方案。大会以“海洋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通过多场专题会议和特别活动,深入讨论了海洋城市韧性、海啸灾害预警、海洋空间规划等关键议题,为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本次大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与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和“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共同承办。大会设立了“1+1+5+1+2”共10个板块活动,包括“海洋十年”青岛之夜、开幕式、5场专题会议、闭幕式以及2场特别活动。这些活动涵盖了海洋城市韧性、海啸灾害预警、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港口建设、蓝色经济等多个重要领域,为全球海洋城市搭建了经验共享与政策协同的平台。
专家指出,本次大会不仅是青岛西海岸新区从地方实践迈向全球海洋治理核心舞台的标志,更在蓝色经济与生态优先的双轮驱动下,成为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通过这一国际盛会,全球海洋城市得以共同探索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生态、发展蓝色经济的新路径。
在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海滨之城”平台年度进展报告》。报告强调,“海滨之城”平台以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为抓手,连接全球海洋利益相关者,旨在增强沿海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鼓励共同提出基于科学的海洋城市治理方案。本次大会是“海滨之城”平台的关键行动,未来将与海平面上升与海岸带韧性联盟深入合作,携手支持2025年联合国海洋大会。
报告指出,全球沿海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生态、发展蓝色经济等方面面临共同挑战。通过“海滨之城”平台,各国可以分享最佳实践,提升沿海城市的韧性,推动海洋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在深化海洋领域国际合作交流上先行先试、创新突破。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蓝色经济年均增速达8%。其灵山岛“负碳海岛”项目与蓝湾整治工程入选全球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彰显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增长。
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西海岸新区将进一步加强国际海洋科研合作,高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洋,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大会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海洋污染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滨城市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举行了五场专题会议。这些会议深入探讨了全球海洋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享了最佳实践,为提升沿海城市的韧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闭幕式上,大会发布了《青岛宣言》,呼吁全球沿海城市携手构建公平合理、可持续的蓝色伙伴关系,为实现联合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宣言强调,全球海洋城市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生态、发展蓝色经济,推动海洋与城市的协同发展。
总结
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全球海洋城市搭建了经验共享与政策协同的重要平台。通过多场专题会议和特别活动,大会深入探讨了海洋城市韧性、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蓝色经济等关键议题,为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大会的承办地,展现了其在海洋治理和蓝色经济发展上的领先地位,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未来,全球沿海城市将继续携手,共同推动海洋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
更多海洋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海洋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