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沿海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区域产业经济转型的切入点。目前,我国的海洋经济产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产业结构正从以传统海洋产业为主向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崛起与传统海洋产业改造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以下对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2017-2022年海洋渔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海洋传统产业恢复性增长态势良好,海洋新兴产业成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海洋服务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我国海洋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据初步核算,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34915亿元,同比增长6.9%。
目前海洋渔业在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中仍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今后捕捞业方面将重点向外海渔业、远洋渔业发展,近海渔业捕捞强度将得到进一步有效控制,海水养殖业将大力发展,一批专业化、工厂化养殖基地、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和清洁养殖生产工艺将迅速推广涌现,海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及此相关的配套系统与服务设施会得到进一步开发,结构调整将伴随海洋渔业发展过程始终。
海洋交通运输业是国家重点基础产业的格局不会改变,港口建设、海上航运以及相关领域将随中国加入WTO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面临新一轮大发展,集装箱运输突飞猛进,现代物流体系开始建立并发挥其影响。
海洋油气工业是我国与国际全面接轨、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新兴海洋产业,开辟勘探开发新领域,发展先进海洋油气工业技术,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主旋律。与此同时,海上油气的开发还将带动造船、海洋工程、潜水、通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海洋经济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假日休闲消费持续增长,滨海旅游业将焕发勃勃生机,滨海旅游、度假、休闲、消费设施层出不穷,各种海上运输娱乐项目开始全面引入中国,沙排、潜水、冲浪、帆板、帆船、游艇、航行、热气球等逐渐步入国人生活视野,海洋旅游呈现海面、水底、海上立体发展新格局,滨海旅游将作为重要的支柱性海洋产业引来世经的瞩目。
除渔业资源的开发外,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在深度和广度上迎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传统的盐化工业将向系列化深加工领域拓展,海藻化工、海洋药物和保健品生产、海洋化学元素提取、海洋矿产及多金属资源开发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一些产业将获得机遇脱颖而出,一批新兴海洋产业崭露头角。
水资源私有制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海水直接利用及海水淡化综合产业的崛起将以其快速的扩张和广阔的应用迎来一片喝彩,相关技术、设备进一步成型、成熟,海水利用、海水淡化越过示范阶段,全面介入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
用海水灌溉农田、培植作物,随着人类生物技术、牲工程领域日新月异发展将不再是梦想。海水农业观光园、海水农业示范区等一批海水灌溉农业基地将在全国沿海地区涌现,海水农业以其独有的特性,精良的品质在农业大田园的风景区里一枝独秀。
一批成熟的小型波浪能、潮汐能发电技术开开始得到推广应用,温差能、盐差能电站将会出现,清洁、无污染、无公害、资源可再生将是海洋能源建设与发展的立足之本,海洋能源工业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人类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未来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将得到高度重视。海洋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物理条件,决定了海洋上机场、海底仓库、海洋工程、人工岛建设、围海造陆、海底隧道、海底管线、海上城市等一系列现代海洋工程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海洋将成为人类开拓的第二生存空间。
随着各种海洋经济、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服务化要求越来越高,涉海信息、服务门类越分越细,海洋服务产业空前繁荣,上下游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海洋相关互为依托、互为补充、鱼水交融,信息咨询、公益服务、广告、宣传、工程发包、代理、技术转让等都将面临大好发展时机。
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陆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陆域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海洋经济的拓展和提升,两者之间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互相融合。我们必须坚持陆海统筹,努力在海域与陆域开发上做到定位、规划、布局、资源、环境、防灾等六个方面相衔接、相协调。
坚持海洋生态文明。主要是要做到“五个用海”。规划用海,重视海洋功能区划作用;集约用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用海,打造海洋生态安全新格局;科技用海,推动海洋关键技术转化应用和产业化;依法用海,按照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争当海洋综合管理的先行区。
更多海洋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海洋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