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新能源产业正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领域,作为基建龙头企业的中国建筑旗下中建科工日前宣布其首个数字能源工厂在深圳市宝安区正式投产。该工厂以智能化生产体系和全链条品控能力为核心竞争力,聚焦充电桩、模块化储能及换电设备的研发制造,为行业提供了兼具灵活性与高标准的新范式。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储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中建科工数字能源工厂拥有超充、单桩、PACK、储能四条智能产线,可覆盖7720kW全功率段的充电设备及模块化储能系统。其核心优势在于"变形金刚式"的柔性生产能力:通过"一键换型"技术可在15分钟内完成生产品类切换,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40%。目前工厂年设计产能达5万套充电桩和1万套储能柜,自动化率高达75%,设备联网数据采集点超180个,成功跻身行业智能制造第一梯队。
在生产管控层面,工厂通过MES与WMS系统的深度协同,实现了从订单接收到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追踪。原材料采购、核心部件自研、产品组装检测等环节均纳入标准化品控体系,确保100%关键组件自主可控。这种端到端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满足深圳超充A级标准要求,更在噪音控制、防护等级等技术指标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依托政策红利和产业生态优势,深圳市已建成42万座充电桩及1030座超级充电站。中建科工在此背景下加速布局,其自主研发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已在大宝路等20余座超充站投入运营,配合600kW液冷超充桩实现全程无人化服务。目前公司在全国31个城市运营199座充美充电站,并持续推进"百城、千站、万桩"战略规划。
通过与行业顶尖团队共建能源互联实验室,中建科工在储能系统安全、物联网应用等领域开展场景化验证。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不仅缩短了新技术孵化周期,更为产品迭代提供了持续动能。从换电站到移动充电机器人,其解决方案正重新定义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服务边界。
总结:
中建科工数字能源工厂通过智能化产线布局和高标准质量管控体系,为新能源赛道注入基建企业的独特价值。在储能技术突破与超充网络建设的双重驱动下,该企业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并以深圳为支点向全国辐射其创新成果。随着"百城千站"战略的深化实施,这家建筑央企正加速从传统工程服务商转型为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绿色能源革命中占据关键席位。
更多储能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储能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