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第13周内地电影市场呈现复苏态势,当周累计票房达4.62亿元,较前一周大幅增长118.7%。观影人次回升至1134.11万,增幅达115.85%,影院场次也提升7.97%至277.54万场。然而清明档期(3天)票房仅录得3.78亿元,同比去年大幅下滑55.1%,显示出假期市场潜力与去年同期存在明显差距。
在清明档期内,《我的世界大电影》以1.05亿元票房位居榜首,占档期总票房27.9%;动画题材的《向阳·花》和《哪吒之魔童闹海》分别贡献8001万元(21.2%)与7175万元(19.0%),形成第二梯队。剧情片《不说话的爱》以5259万元票房位列第四,占档期13.9%。影片类型多元化竞争下,动画类作品持续吸引家庭观众群体,而情感类题材则满足了节日期间的情感共鸣需求。
重点影投公司表现中,博纳影院与幸福蓝海凭借清明档的精准排片策略,票房排名较前一周各上升两位。供需指数显示,万象影城以2.43的数值位居榜首,其场次利用率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CGV影投、万达电影等头部企业紧随其后,供需指数均突破1.6,反映出优质影院在内容匹配与资源调配上的优势地位。
从区域市场来看,上海凭借单周票房增长反超其他城市登顶榜首,武汉、苏州则各上升两位进入前列。供需指数方面,北京、上海、深圳以1.4及以上数值领跑全国,广州、武汉的1.2以上指数显示其市场活跃度同样强劲。头部城市的影院运营效率与观众消费意愿形成正向循环,成为支撑整体票房增长的核心动力。
总结
尽管清明档票房同比出现下滑,但第13周内地电影市场的显著环比增长仍释放出积极信号。影片类型多样化、重点影投企业的高效运营以及核心城市票房表现的持续强势,共同构成了市场复苏的关键支柱。未来需关注新片内容质量与档期策略优化,以进一步激发观众消费潜力,并推动行业整体回暖趋势延续。
更多电影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影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