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全球高端奢侈品及美妆行业正经历新一轮价格调整浪潮。从爱马仕、普拉达到梵克雅宝和卡地亚,多个头部奢侈品牌相继宣布将在2025年启动产品涨价;与此同时,高丝集团旗下黛珂等美妆品牌也因成本压力加入调价行列。这场由原材料、汇率波动及战略需求驱动的涨价潮,不仅重塑了市场格局,更引发了消费者对高端消费价值与性价比的关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美妆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自2024年2月以来,爱马仕、普拉达等奢侈品牌已率先开启新一轮价格调整。数据显示,爱马仕在欧盟市场的平均涨幅约4.5%,美国市场则高达7%。其中,标志性皮具如Herbag Zip Cabine在美国市场涨幅达12%,而欧洲市场的Kelly To Go系列也上涨8%。普拉德同期对近45%的产品线提价4%,巴黎世家和欧米茄分别以4%及6%的平均涨幅覆盖部分产品。值得注意的是,珠宝与配饰品类调价幅度显著高于皮具与腕表,反映出品牌在稀缺性塑造上的策略倾斜。
奢侈品行业的价格调整已呈现常态化特征,20202024年中高个位数的复合提价率背后,是持续攀升的成本压力。以欧米茄为例,其6%的平均涨幅直接归因于黄金等贵金属价格上涨。同时,汇率波动加剧了跨国品牌的定价挑战:美国市场对欧洲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后,行业机构已将2025年全球奢侈品增长预期从5%下调至2%,LVMH、开云等集团股价应声下跌3%4.2%。美妆领域同样面临类似困境,高丝集团旗下黛珂品牌计划于6月调整172款产品价格,最高单品涨幅达278元人民币,覆盖护肤到香水全品类。
尽管提价策略强化了品牌的高端定位,但消费者行为正悄然转变。部分“向往型消费者”因多次累积调价而选择观望或转向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例如雅诗兰黛2024财年净利润下滑,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出现负增长,均印证了这一趋势。为应对市场空白,品牌开始调整策略:一方面通过推出入门级产品吸引新客群;另一方面优化价格体系以平衡高端定位与需求弹性。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企业选择本土化生产来对冲关税风险——如LVMH在美国设厂降低供应链成本,而开云集团则坚持欧洲制造以维护文化属性。
在奢侈品涨价潮的带动下,高端美妆行业也加速调整。资生堂计划4月上调38款产品价格2%10%,CPB全品类调价进一步巩固其奢侈定位。然而,过度依赖提价可能削弱市场竞争力。高丝集团2024财年亚洲销售额同比下滑23%,中国市场成为重灾区,其天猫旗舰店关闭、线下渠道收缩的案例表明:若涨价未能匹配品牌价值提升或消费体验优化,反而可能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总结:高端市场的定价艺术与未来走向
从奢侈品到美妆,本轮价格调整既是应对成本压力的被动选择,也是重塑市场定位的战略布局。短期内,稀缺性强化可能刺激需求;长期来看,品牌需在溢价能力、产品创新及渠道策略间找到平衡点。随着全球消费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如何通过差异化定价维持增长动能,将成为高端品牌的必答题——既要守护“金字塔尖”的忠实客户,也要以更具吸引力的入门级产品拓展新增量。
更多美妆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美妆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