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钢铁行业正处于深度变革的关键节点,绿色低碳、创新升级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其发展状况不仅影响着经济增长,也与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紧密相连。日照市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在钢铁行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钢铁产业的发展路径为行业提供了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样本。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钢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约占我国GDP总量的5%,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日照市的钢铁产业是其主导产业,产值过千亿元,吸引了山钢日照、日钢集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了庞大的产能。
近年来,日照市钢铁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绿色发展成果。山钢日照投入大量资金研发节能环保技术,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日钢集团成为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单位,其ESP产线大幅降低了能耗和水耗。同时,大高炉实施低硅冶炼,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山钢日照的5100m³高炉以及日钢集团部分规划建设的3000m³及以上高炉,都在推动着产业的升级发展。
然而,日照市钢铁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在炼钢工艺方面,电炉短流程炼钢尚未开展,而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欧洲都在大力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我国电炉短流程炼钢比例基本维持在10%左右,日照市这一比例为0。目前,当地废钢消耗主要在转炉中,占比约15%,总体偏低。在人才方面,由于当地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存在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引不来的问题,专业人才缺口较大,难以满足钢铁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在钢铁行业追求“双碳”目标的进程中,电炉短流程炼钢成为关键环节。与传统的长流程炼钢相比,电炉短流程炼钢具有明显的节能降碳优势,吨钢能耗降低50%,固废、废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减少96%、78%、73%。日照市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由山钢日照牵头,探索新型结合模式。依托两大钢企的港口优势,开展港口货场废钢基地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加强废钢资源的利用,提高电炉短流程炼钢的占比,从而降低碳排放,提升产业的绿色竞争力。
人才是钢铁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支撑。日照市应加强与钢铁冶金类学科优势高校的合作,争取在当地设立分校,或者由钢企与现有院校合作开设相关专业,引入高校师资力量,实行定向培养,为钢铁产业储备专业人才。同时,企业要重视人才的职业发展规划,对新入职毕业生进行分阶段培养。对于高层次人才,要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他们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吸引并留住人才,为钢铁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钢铁产业与下游产业的紧密合作能够推动产品升级,拓展市场空间。汽车行业对钢铁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较高,钢铁消费占其总消费量的60%-70%。日照市的两大钢企应与本地车企建立沟通交流平台,定期分享生产、需求和研发信息,针对车企的高端产品需求,组织技术攻关,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高端产品占比,实现钢铁产业与汽车产业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钢铁产业园对于延伸钢铁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解决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创新供地模式,确保重大项目落地。通过精准招商,吸引创新升级资源,促进园内企业集聚发展。同时,产业园要积极拓展新业务,搭建钢铁贸易平台,整合钢贸产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钢铁价格指数,推动钢铁配套产业园向现代制造产业园转型,增强钢铁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2025年,钢铁行业正朝着绿色低碳、创新升级的方向大步迈进,日照市钢铁产业在这一进程中既有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通过推动电炉短流程炼钢、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促进跨行业合作以及优化钢铁产业园配置等一系列措施,日照市有望解决当前钢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不仅将提升日照市钢铁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将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全国钢铁产业的绿色、创新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更多钢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钢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