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建筑行业在政策的引导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多个关键词,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专项债的大量发行到“两重”建设的推进,从城市更新到乡村振兴,建筑行业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本文将从建筑行业的视角,深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十大关键词,并分析其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2025-2030年中国建筑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2025年,政府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这些资金重点投向交通、市政、产业园区、新基建、民生工程等领域,与建筑行业直接相关。专项债的大量发行,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拉动了建筑业产值的增长。
建筑行业分析提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2024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硬投资”和“软建设”,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中的大事要事。在“硬投资”方面,“两重”建设重点支持了长江沿线铁路、干线公路、机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东北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北”工程建设等领域。2025年,政府将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这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大量的项目机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筑行业要强化数字赋能,不断推动建造方式和建设管理模式转型升级,激发形成适合建筑业特点的新质生产力。数字化、模块化建筑、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施工装备等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人力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数字工地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降低了成本。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公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尽快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这为建筑行业的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推动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中国建筑业积极“走出去”,通过承接海外项目,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了技术和管理能力。在技术输出方面,中国在高铁、桥梁、超高层建筑等领域的技术标准被推广到沿线国家。在产业链协同方面,带动了建材、工程机械、设计咨询等上下游行业共同出海。这不仅提升了中国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区域协调战略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县城、特色小镇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均提出构建综合交通网络,这直接带动了交通基础设施、城市群配套工程的建设需求,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大量项目机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燃气、给排水、热力、地下管廊等建设和协同管理。建筑业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实施主体,负责老旧小区改造、历史建筑修缮、公共设施更新等工作,直接推动城市空间的优化和功能提升。此外,建筑企业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共同推进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全国各地纷纷从标准、政策、示范、监管、产业等方面,开展“好房子”建设探索实践。山东、湖北、重庆等地开始编制或已经编制完成了高品质住宅标准,围绕审批流程、规划设计等环节,明确发展要求。广州、武汉等多地“因城施策”发布建设“好房子”的多种新举措,从规划指标支持、规划精细化、第四代建筑、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计算等方面纷纷出台新规范、新标准。这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建筑业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农村道路、桥梁、水利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管好用好农村“三块地”等要求,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擘画新蓝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加快推动建筑领域绿色转型、节能降碳,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达到70%以上,并推动装配式建筑占比提升至40%。建筑业的绿色转型体现在绿色建筑的推广与普及、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可再生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我国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已进入加速阶段,政策驱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共同推动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总结
2025年,建筑行业在政策的引导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专项债的大量发行到“两重”建设的推进,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到民营经济发展,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区域战略的实施,从城市更新到“好房子”建设,从乡村振兴到绿色转型,建筑行业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建筑企业应积极把握政策机遇,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更多建筑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建筑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