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当下的养殖行业中,各类养殖产业蓬勃发展,技术革新、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不断推动着行业的进步。2025年,养殖行业呈现出诸多新的趋势,其中大黄鱼养殖产业作为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宁德作为我国大黄鱼的核心养殖区域,其大黄鱼养殖产业的发展状况对整个行业有着重要影响。深入探究宁德大黄鱼养殖产业的发展情况,对于把握养殖行业趋势、推动该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养殖行业发展环境优越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养殖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宁德市位于东海沿岸,水产资源丰富,养殖环境得天独厚。其大黄鱼养殖区集中在蕉城区、福鼎市、福安市、霞浦县这4个地区。三都澳凭借优良的生态水域条件,成为中国大黄鱼人工养殖的发源地,这里不仅是天然避风港,湾内平均风力比湾外小2级,而且沿海年水表温度常年稳定在10-30℃,适宜大黄鱼栖息,官井洋更是我国唯一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
在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宁德市积极构建完善的产业支持体系。2003年,宁德市渔业协会成立,全面参与水产育苗、养殖、加工等各个环节的工作;2012年,成功注册“宁德大黄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2018年,发布《高品质养殖大黄鱼评定规则》(T/CROAKER001-2018)。此外,地方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围绕海洋渔业养殖与渔业检验检疫的政策,为大黄鱼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我国大黄鱼相关技术标准多以宁德大黄鱼为参照起草,“宁德大黄鱼”在品牌建设方面成绩斐然,荣获多项荣誉称号,有力地推动了宁德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养殖产业生产成果显著
从产量数据来看,宁德大黄鱼养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1985-2000年,宁德地区大黄鱼产量从636t激增至3.38万t;2000-2022年,产量持续急剧增长,2022年达到18.93万t,占福建地区大黄鱼总产量的87.81%。伴随着产量的增长,宁德市渔业总产值也从2000年的45.2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43.19亿元,产值增长率高达659.10%。这些数据充分表明,自2000年大黄鱼进入产业化生产后,宁德大黄鱼养殖产业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产量稳步增长。
(三)消费市场逐步拓展
宁德大黄鱼的销售形式多样,以往主要以冰鲜形式销售,销售范围有限,多集中在就近的零售商店、酒店、大排档等场所。如今,随着道路运输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保鲜技术的进步,大黄鱼产品开始向干货、腌制品、预制菜等方向拓展,销售渠道也进一步拓宽,与阿里巴巴、京东、盒马等企业合作,开拓了电子商务、商超专供等现代化销售渠道。
在出口方面,我国大黄鱼出口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出口目的地主要是亚洲国家及地区。2022年,出口量排名前5的目的地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韩国以及新加坡,其中出口中国香港的数量为1.93万t,出口中国台湾的数量为0.64万t,出口韩国的数量为0.29万t。2016-2022年,福建省大黄鱼的出口量从2.37万t增长到3.26万t,虽然出口量有一定起伏,但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一)养殖产业发展优势
宁德市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岛屿众多,海阔港深。其海域海岸线长达1046km,海域面积4.46万km²。三都澳内潮流通畅、水质良好,是天然的避风港,受台风影响较小。而且该海域的温度条件适宜大黄鱼生存,官井洋作为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经过多年选育,大黄鱼对人工养殖环境的适应性增强,生长快、养殖周期短。
经过多年的发展,宁德大黄鱼养殖产业基础扎实。其以内湾网箱养殖为主,产量占我国大黄鱼总产量的80%以上,福鼎市育苗基地的大黄鱼育苗量占全国50%以上。这里拥有完整的大黄鱼全产业链,还诞生了多个“宁德大黄鱼”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宁德大黄鱼肉质鲜嫩,采肉率高,且鱼头、鱼排等部位都能在深加工中实现高值化利用,加工成各类调理食品。
(二)养殖产业发展劣势
在宁德大黄鱼养殖产业中,小规模养殖户占比较大,部分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较低。尽管地方政府相关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但小规模养殖户对大黄鱼虹彩病毒病、诺卡氏菌病等疾病的防治知识需求依然迫切。而且部分老渔民在养殖过程中过于依赖个人经验,参与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产业的发展。
大黄鱼的收购市场价格存在季节性波动,由于其养殖周期较长,鱼苗投入养殖至少要一年才会向市场销售,养殖户难以快速应对市场行情的变化,这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
目前,大黄鱼养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的人工操作和管理,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和时间成本。虽然自动化投料设备已开始引入,但小规模养殖户在采购这些设备时存在融资困难,这限制了养殖设备的更新和养殖效率的提升。
此外,宁德大黄鱼养殖产业的组织化水平有待提高。养殖户在不同产业组织模式下的生产行为存在差异,紧密产业组织模式下的农户能生产出更高质量的大黄鱼,但该模式覆盖范围有限,产业整体组织化程度不高,不利于产业“质”的进一步提升。
(三)养殖产业发展机遇
政府对大黄鱼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产业建设方面,成立了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推进新品种、新品系的研究;设立海上“渔医院”,监控大黄鱼质量安全;开展养殖设施升级改造,改善养殖网箱基础设施条件。在品牌建设方面,注册“宁德大黄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举办各类活动弘扬“国鱼”文化,提高品牌知名度。在资金政策方面,推出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破解养殖户融资困难、资产抵押难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黄鱼作为高蛋白、低脂肪且高值化利用率高的海产品,在高端餐饮市场和家庭消费市场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宁德地区旅游城市和文明城市建设的加快,以及对“国鱼”品牌的打造和消费引导,进一步拉动了大黄鱼的消费。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也为大黄鱼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激发了市场需求潜力。
近年来,新技术不断投入到宁德大黄鱼养殖产业中。2020年,单柱半潜式深海渔场投入使用,预计每年可产1500t仿野生大黄鱼;2023年,全国首座入级中国船级社(CCS)半潜式全框架深远海养殖平台“宁德1号”投入实验性养殖,该平台具备智能化投喂、视频监控等功能。这些新技术推动了大黄鱼产业向深海拓展,提升了养殖设备水平,有助于完善传统养殖方式,解决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综合效益。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为宁德大黄鱼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新机遇。社交媒体平台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通过发布相关内容进行品牌推广和宣传,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大黄鱼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开启直播带货新模式,拓宽了产品销路。同时,水产品追溯管理平台的运用,实现了大黄鱼产品安全可追溯,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信任。
(四)养殖产业发展威胁
宁德大黄鱼养殖产业面临着来自其他地区渔业养殖的竞争。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均在发展大黄鱼养殖业,它们可能通过降低价格或提升品质的策略,与宁德大黄鱼争夺市场份额。此外,其他海产如湛江金鲳、广东年鱼等也可能成为宁德大黄鱼的竞争对手,这些海产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亲民的价格,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大黄鱼养殖产业中,养殖户面临着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双重压力。鱼苗、饲料等材料的供应受供应商制约,若供应商抬高价格,会增加养殖成本。而大黄鱼养殖户众多,消费者在购买时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讨价还价能力强,养殖户在交易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这对大黄鱼养殖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提升渔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构建完善的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和准公益性大黄鱼养殖社会化服务体系至关重要。在技术保障层面,加大在大黄鱼品种优化、饲料加工、养殖模式、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基础研究投入,提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提升渔业专业化组织水平,引导小规模养殖户借助专业化组织服务实现技术进步,从根本上推动宁德大黄鱼养殖产业转型升级。
(二)强化养殖管理政策引导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大黄鱼产业的调控和扶持力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筛选有经验、有潜力的养殖户和企业,合理规划网箱养殖空间,控制养殖数量和密度,减少海面资源浪费和海水污染。严格市场监督管理制度,依据相关法规,对从业人员、品牌授权、资源利用、产品品质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管,落实可溯源养殖管理制度,加强对原材料投入的监督管控,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大黄鱼的品质和食品安全。同时,完善资金支持和保险制度,设立专项保险金,降低养殖户和企业在自然灾害、病害中的损失风险,鼓励金融机构发行养殖贷和养殖保险。
(三)推行大黄鱼产品质量认证标准
规范养殖行为、健全法规、强化市场管理是大黄鱼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打击违规用药,对不正当的养殖和经营行为进行严格惩处,倒逼市场规范经营,增强从业人员的自觉性。鼓励大黄鱼生产和经营的标准化,引导供应商和养殖户在各个环节实行规范化管理,提升产品品质,促进养殖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积极推行大黄鱼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开拓不同档次的产品市场,使养殖与市场需求更好地接轨。
(四)拓宽市场营销渠道
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品牌宣传推广活动,借助各大展会加深人们对宁德大黄鱼的品牌印象,扩大“国鱼”的地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拓宽出口渠道,将大黄鱼推向国内外市场。利用直播等形式,拓展产品流通渠道。养殖行业现状分析指出,与全国不同城市的水产批发市场、餐饮行业、商超、电商平台等消费市场直接对接,合理布局销售网络,建立健全品牌营销网络体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借助其规模优势和市场影响力,带动宁德大黄鱼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巩固和提升大黄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2025年养殖行业正朝着多元化、智能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宁德大黄鱼养殖产业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既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宁德大黄鱼养殖在环境、生产和市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技术水平、价格波动、自动化程度和组织化水平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其进行SWOT分析可知,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但劣势也较为突出,同时机遇与威胁并存。为推动宁德大黄鱼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提升渔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强化养殖管理政策引导、推行产品质量认证标准以及拓宽市场营销渠道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只有这样,宁德大黄鱼养殖产业才能在2025年养殖行业的发展浪潮中,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更多养殖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养殖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