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消费市场整体疲软的大背景下,中国调味品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2024年数据显示,尽管行业规模突破1700亿元,但传统品类面临红海竞争压力,而复合调味品赛道仍在扩容。头部企业通过产品创新与渠道扩张争夺市场份额,与此同时降价潮席卷全行业,企业盈利承压凸显市场洗牌加速。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调味品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以酱油为核心的传统调味品领域已进入成熟阶段,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向龙头企业倾斜。2024年数据显示,海天味业实现营收269.01亿元,同比增长9.53%,净利润达63.44亿元,终结了此前两年的业绩停滞局面。其核心产品酱油销量增长11.63%至256.55万吨,但吨价下降暴露市场竞争加剧。
相较之下,"酱油老二"中炬高新受股东纠纷拖累,净利润同比骤降47.37%至8.93亿元;主打零添加概念的千禾味业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增速较往年大幅放缓;ST加加则陷入持续亏损泥潭。行业马太效应显著,海天以2356亿市值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而竞争对手通过加速渠道下沉(如中炬高新新增470家经销商)寻求突围空间。
火锅底料、酸菜鱼调料等符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复合调味品持续增长。2024年行业规模突破预期,但增速已从早期高速增长阶段回落。龙头企业天味食品营收达34.76亿元,仲景食品实现10.98亿元收入,而海天味业通过"其他产品"板块(含复合调味品)贡献了40.86亿元营收,显示传统巨头正加速渗透该领域。
竞争白热化导致区域企业冲突升级:2024年天味食品直接限制经销商代理竞品,折射出市场红利争夺的激烈程度。行业数据显示,头部企业的增速已从30%高位滑落至个位数增长区间,产品同质化与价格战开始侵蚀利润空间。
终端需求疲软倒逼企业主动调价。2024年海天酱油吨价下降,千禾味业加大打折促销力度,颐海国际关联销售平均单价下滑12%(火锅底料从19.3元/公斤降至16.8元),阜丰集团味精售价同比下跌16.1%。降价策略虽支撑了销量增长(如阜丰味精销量增26.8%至163.8万吨),但毛利率普遍承压:颐海国际毛利微降,阜丰食品添加剂板块毛利下滑28.5%,千禾前三季度净利缩水近一成。
行业总结
中国调味品市场正经历周期性调整与结构性转型并存的复杂阶段。传统赛道强者恒强格局固化,新兴领域虽保持增长但面临增速换挡压力。在消费需求多元化与成本端承压的双重挑战下,企业需通过产品创新、渠道深耕及差异化竞争策略突围。未来行业洗牌将加速,唯有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方能在存量博弈中占据先机。
更多调味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调味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