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年报的披露,其分红方案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及新华保险全年现金分红总额达907.89亿元,同比增长20.21%,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增长与总投资收益同比激增113.91%至7969.2亿元密切相关,但新会计准则下利润波动对分红决策的影响亦不容忽视。行业正通过优化分红策略、增加中期派现频率等举措,在股东回报与可持续经营间寻求平衡。
自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股票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全面计入当期损益,导致险企总投资收益和净利润与资本市场高度联动。2024年7969.2亿元的总投资收益中,包含大量未实现浮盈,使得报表利润呈现“虚胖”特征。例如某头部险企负责人指出,在旧准则下分红比例可达30%以上,但新规则下账面浮动盈亏可能随市场波动剧烈变化,实际可用于分红的资金需扣除未兑现收益部分。这种不确定性迫使企业更审慎评估分红能力,避免过度依赖短期利润。
2024年行业迎来中期分红“小高潮”,除中国平安延续惯例外,中国人寿、人保及新华保险首次实施半年度派现。全年看,四家险企累计中期分红达269.64亿元。以新华保险为例,其通过每股0.54元的中期与1.99元的末期股息组合,实现总分红额同比增长超200%。这一变化既响应监管“增强投资者获得感”的政策导向——如证监会简化程序鼓励多频次分红、国务院要求强化现金分红稳定性——也体现企业主动优化回报节奏的战略考量。
面对净利润波动加剧,险企在制定分红策略时需综合权衡多重因素。例如某公司明确将“营运利润”作为分红基准,剔除投资浮盈等非持续性收益影响;另一企业则强调通过《市值管理办法》构建动态平衡机制,在保持偿付能力达标前提下兼顾股东回报。长期看,低利率环境导致净投资收益率承压,叠加寿险业务的长周期特性,行业需在短期分红力度与未来资本缓冲间寻找最优解。
总结:新规则下的分红逻辑重构
2024年五大险企近900亿元现金分红的背后,折射出保险业在会计准则变革中的适应性调整。尽管业绩高增长为派现提供基础,但未兑现投资收益与市场波动带来的利润虚增风险,促使企业重新审视分红比例和节奏。中期分红扩容既是政策引导的结果,也是提升股东黏性的主动选择。未来行业需进一步完善分红模型,将会计规则影响纳入决策框架,在满足监管要求、保障偿付能力的同时,探索可持续的回报机制以增强市场信心。
更多会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会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