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我国畜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牧草作为牲畜养殖的关键饲料,其收割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至关重要。小型牧草收割机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投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小型牧草收割机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2025年,小型牧草收割机行业正处于关键的发展节点,通过对其现状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探寻到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发展成熟,技术先进
《2025-2030年中国收割机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国外小型牧草收割机的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产品种类丰富,系列完备,能充分满足各类收获条件下的全面机械化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外便在机械除草技术方面展开大量研究。如今,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高度重视牧草生产机械的研发,其牧草生产、收集、加工处理的机械设备一应俱全。
美国爱科集团的芬特IDEAL8T型联合收割机,具备人机互动的智能操控功能,可实时监测机器运转状况,精准调整收获参数,还首次运用落地式悬挂技术,运输宽度不超3.3m。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的约翰迪尔C2400多作物联合收割机,作业幅宽达5.4m,粮箱容量6000L,喂入量13kg/s,优化的作物流系统显著提升了高水分作业环境下的作业效率和收获质量。该公司的630型割草压扁机,能一次性完成切割、压扁、铺条作业,具有用途广、适应性强、性能可靠等优势,还能保护牧草营养成分,利于下一茬作物生长。
欧美国家基本实现农机与农艺结合,因地形开阔,中大型机械得以广泛应用。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其在信息化、自动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日本等作业环境复杂的国家,较早推进农机与农艺结合,普遍采用可乘坐式割草机,具备越野性能,能适应多地形作业。国外的牧草收割机已实现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综合应用,可完成自动识别、避障及全过程自动化作业,在工作便利性和效率上远超国内。
(二)国内起步较晚,技术有待提升
我国小型牧草收割机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水平存在差距。一些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工操作需求大,劳动强度高。
在产品技术方面,国内小型牧草收割机技术含量较低,可靠性较差,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南充富牌农机有限公司的富鑫4LZ0.6-D微型联合收割机,虽有作业效率高、割草质量好等优点,但工作时震动较大,易导致作物掉落,影响收割质量和农民收益。不过,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针对特殊场景的研发成果,如河北农业大学研发的3GC系列果园垄面割草机,能兼顾平地和果园垄面的割草作业;筑水农机(常州)有限公司的9GZ-221乘坐式割草机,搭载风冷4冲程V型2气筒顶置气门汽油发动机,具备无级变速和四轮驱动功能,转弯角度小,可在复杂场所作业。
(一)种类差异决定适用场景
小型牧草收割机主要分为圆盘式和往复式。圆盘式收割机工作效率高,对不同类型牧草和地形的适应性良好,调整方便,但结构复杂,保养成本高,在复杂地形易受损,购置成本也较高。往复式收割机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在相对平坦地形表现较好,但工作效率低,大面积收割时割刀调整复杂,所需时间和劳动力较多。在实际选择时,需综合考虑农业生产的具体要求,以实现牧草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满足畜禽饲养需求,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艺要求影响收割作业
适时收获是牧草收割的重要农艺要求。不同品质的牧草,收获期不同,农艺要求也存在差异。以苜蓿为例,其作为优质牧草,收割时机应选在植株开始开花但未完全成熟时,此时营养价值最高。收割时需使用锋利工具,保持割刀良好状态,控制收割高度在10-15cm,以利于植株再生。干燥条件也很关键,晴天和相对湿度较低时收割,可避免霉菌滋生,提高贮藏质量。正常天气下,干燥、呼吸作用和机械作业会导致15%-20%的干物质损失,而雨淋等不利天气会使损失增加。此外,常用的牧草处理机械,如牧草压扁机、搂草机和摊铺机,可加快牧草干燥速度,便于储藏。
(三)机械性能要求保障作业质量
小型牧草收割机对机械性能有诸多要求,包括切割和收割性能、结构稳定性、动力系统可靠性、刀具设计和调整精确性以及易操作性等。高效的切割能力是提高收割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在不同地形工作时,机械的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它能确保设备平稳工作,提高耐久性和可靠性;动力系统可靠、刀具设计合理且调整精确,以及机械易于操作,这些都是影响用户体验和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西北地区,中小型牧草场较多,大型收割机械难以适应,小型牧草收割机凭借其灵活性、便携性和经济性,更适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产规模。
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机械作业环境不完善,自然地块形状不规则,这使得大型成套机械难以有效开展牧草收割作业,部分工作仍需人工完成,导致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
小型牧草收割机虽具有灵活性、便携性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发动机功率、收割高度、割台位置、作业速度等指标,还需进一步优化以满足多样化的作业需求。而且,目前国内高端农机产品不足,低端产品过剩,小型农机质量参差不齐。各个地区的耕作条件和气候环境差异较大,现有的小型牧草收割机在与当地农艺的适配性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其效能。
(一)促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
针对我国耕地分散、大型农机使用受限的情况,小型牧草收割机的发展应注重与农艺的融合。结合现代科技,研发轻量化、多功能、适用于多种场景的智能小型牧草收割机迫在眉睫。政府应积极推动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为小型牧草收割机的推广创造有利条件。相关企业也应提供专业化服务,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产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政府扶持与推广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小型牧草收割机行业的扶持力度,为农户提供更多购机补贴和贷款服务,缓解农户资金压力。小型牧草收割机行业分析指出,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增加对农机设备研发的投入。组织农机推广示范活动,向农户展示小型牧草收割机的优势和使用方法,提高农户对其的认知和接受度。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农户操作和维护小型牧草收割机的能力,增强他们使用农机设备的信心和积极性。同时,政府要根据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和新变化,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为小型牧草收割机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小型牧草收割机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外的成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国内虽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农艺适配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牧业的发展,小型牧草收割机市场前景广阔。通过重视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加大政府扶持和推广力度,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小型牧草收割机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推动我国智慧农业不断向前迈进。
更多收割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收割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