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一季度,成都商业地产市场在多重政策支持与新兴业态的推动下呈现显著活力。零售领域迎来市内免税店这一创新消费场景,进一步巩固其作为西南消费枢纽的地位;而写字楼市场则因人工智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注入新动能,供需两端均展现积极态势。两大核心板块的协同发展,正为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成都市商业版图迎来重要突破——仁恒置地引入全市首家市内免税店。这一举措不仅填补了区域空白,更通过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频次与客单价,为零售市场注入新增量。数据显示,该免税店作为高端业态代表,显著提升了所在项目的整体收益水平,并带动周边商铺客流增长超20%。
伴随成都双流机场T2商业区完成国际品牌矩阵升级,轻奢服饰、高端香化及特色餐饮的集中入驻进一步激活了出入境消费场景。政策层面,电子电器与文旅消费扶持措施持续加码,推动全市零售市场在供应放缓背景下仍保持稳健增长态势。预计未来随着入境游客规模扩大,免税经济将为成都商业竞争力提升打开更广阔空间。
本季度成都甲级写字楼市场迎来泰和泰中心与蜀道创新中心1号楼两大项目入市,新增供应约20万平方米。尽管供应放量导致全市空置率小幅攀升,但需求端同步回暖,季内净吸纳量达2.7万平方米,较上季度实现由负转正。这一积极变化的背后,人工智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成为关键驱动力。
成都市发布的《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计划》提出,通过建设产业园、基金群及培育龙头企业等举措,力争年内形成1300亿元产业规模并吸纳18万从业人员。政策红利下,科技企业加速布局核心商圈写字楼资源,尤其在软件开发、数据服务等领域需求激增。行业分析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既可能对传统岗位产生短期冲击,也将通过降本增效为传统产业赋能,并催生新经济形态与就业机会。
成都作为西部科技产业重镇,依托早期软件园积累的数字技术基础与人才储备,正加速构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生态。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从企业孵化到资本支持,政策持续完善营商环境,吸引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预计未来三年内,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将增长3倍以上,带动写字楼市场需求结构性升级。
总结
2025年一季度成都商业地产市场的表现印证了“消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的有效性:免税经济与高端商业业态重塑零售格局,人工智能产业则为写字楼市场注入持续活力。随着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及创新生态日益成熟,成都正稳步迈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中国西部科技新高地的双重目标。两大核心板块的协同发展,将持续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并为全国同类城市探索产业升级路径提供宝贵经验。
更多人工智能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人工智能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