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2025年白蛋白行业现状分析:铝离子残留控制取得显著进展

2025年白蛋白行业现状分析:铝离子残留控制取得显著进展

2025-04-15 16:15:46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白蛋白作为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人血白蛋白自二战期间首次用于临床抢救烧伤士兵以来,已成为多种疾病治疗的重要药物。然而,长期以来,白蛋白产品中的铝离子残留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铝离子残留超标可能引发骨软化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健康风险。近年来,随着行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白蛋白行业在铝离子残留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将对2025年人血白蛋白铝离子残留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与2018年数据对比,探讨玻璃瓶质量提升对铝离子残留的影响。

2025年白蛋白行业现状分析:铝离子残留控制取得显著进展

  一、白蛋白铝离子残留危害及背景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白蛋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白蛋白在人体内由肝脏合成,约占血浆蛋白总含量的50% - 60%。人血白蛋白经健康人血浆分离纯化并病毒灭活制成,但血浆本身含有一定铝,铝残留超标危害大。2017 年发现部分企业人血白蛋白铝离子超标,后续研究表明,铝离子残留量与玻璃瓶类型、枸橼酸残留浓度、储存温度等因素相关。其中,玻璃瓶类型是主要影响因素,我国规定生物制品用 I 类玻璃瓶包装,进口品多采用 II 类玻璃瓶包装。加速试验显示,I 类玻璃瓶铝离子增加速度大于 II 类玻璃瓶,且不同企业生产的 I 类玻璃瓶铝离子含量增加速度有差异。此外,枸橼酸含量和储存温度也对铝离子残留量有影响,产品中枸橼酸残留量与铝离子增长速度正相关,铝离子增长速度与存储温度正相关。人血白蛋白在储存期内铝残留量会升高,部分国产人血白蛋白有效期末铝离子含量超过 200µg/L,进口产品铝离子含量初始值及有效期末值低于国产。2018 年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或品牌玻璃瓶铝离子迁移量差异大。

  二、白蛋白铝离子残留量检测方法

  (一)人血白蛋白铝离子残留量检测

  取各批次白蛋白样品,依据《中国药典 (2020 版)》三部中 3208 第一法检测铝离子含量。具体操作是分别制备空白对照溶液、供试品溶液和标准铝加供试品的混合溶液。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选择铝灯,测定波长为 309.3nm,狭缝为 0.7nm,设置好石墨炉的干燥、灰化、原子化等炉温程序。精密量取空白对照溶液、供试品溶液和标准铝加供试品的混合溶液各 30μL,分别注入仪器并读数。《中国药典》及抽样涉及的注册标准规定铝离子残留量限度均为 200μg/L。

  (二)玻璃瓶对铝离子残留量影响的检测

  将混合均匀的人血白蛋白溶液灌入不同玻璃瓶中,放置在 57℃恒温干燥箱进行加速试验。在放置 7、14、30、60d 后分别取样(每次取样后放回 57℃恒温干燥箱继续加速),按照上述人血白蛋白铝离子残留量检测方法测定铝离子残留量,以此考察不同玻璃瓶对铝离子释放的影响。

  三、2023 年与 2018 年白蛋白铝残留情况对比

  尽管依据现行《中国药典》及各企业注册标准检验,2018 年 153 批和 2023 年 57 批次白蛋白样品铝残留量结果全部符合规定,但数据显示,货架期内(2023 年)铝离子残留量较 2018 年大幅降低。2023 年国内企业测得的铝残留量分布在 8 - 71μg/L 之间,平均值为 28μg/L;国外企业测得的铝残留量分布在 2 - 31μg/L 之间,平均值为 14μg/L。2018 年国内企业测得的铝残留量分布在 25 - 173μg/L 之间,平均值为 81μg/L;国外企业测得的铝残留量分布在 19 - 135μg/L 之间,平均值为 62μg/L。结果表明,2023 年白蛋白产品的铝离子残留情况相比 2018 年大幅下降,进口产品均值下降 77%,国内产品下降 65%,这说明 2018 - 2023 年间白蛋白产品质量有明显提升。对测定结果进行频数分布统计,2018 年测得的铝残留量分布在 19 - 173μg/L 之间,平均值为 78μg/L;2023 年国内企业测得的铝残留量分布在 2 - 71μg/L 之间,平均值为 26μg/L。2023 年白蛋白产品铝离子残留情况相比 2018 年大幅下降,全部分布在 2018 年中位数的左侧,说明各企业在 2018 - 2023 年间对铝离子残留进行了有效控制。

  四、2023年与2018年各生产企业白蛋白铝离子出厂值对比

  产品中铝离子残留量主要受出厂铝离子残留量和储存过程中玻璃瓶铝离子释放量两个因素影响。按现行《中国药典》及各企业注册法定标准检验,2018 年和 2023 年各生产企业铝离子出厂值结果全部符合规定,但 2023 年各生产企业铝离子出厂值较 2018 年大幅降低。2023 年与 2018 年共有 14 家国内生产企业,其中 7 家企业 2023 年的出厂值明显降低,分别是部分企业;有企业出厂值略有升高,其余企业结果持平。这表明 2018 - 2023 年期间白蛋白产品质量有明显提升。

  五、白蛋白玻璃瓶品质提升情况

  通过高温加速试验检测不同品牌玻璃瓶的铝离子释放情况,并与 2018 年数据横向对比。结果显示,国产玻璃瓶近年来质量明显提升,使用 Ⅱ 类玻璃瓶铝离子含量增长最少。在 57℃加速条件下放置 60d 时,2023 年 I 类玻璃瓶(部分厂家)的铝离子释放量为 74μg/L,I 类玻璃瓶(另一部分厂家)为 48μg/L;2018 年 I 类玻璃瓶(对应厂家)为 214μg/L,I 类玻璃瓶(对应另一厂家)为 64μg/L,下降率分别为 78% 与 25%。研究发现,Ⅱ 类玻璃瓶在加速试验中释放出的铝离子较低,进行加速试验后,铝离子的含量基本未发生变化,说明国产玻璃瓶近年来质量明显提升,对铝离子的释放有显著的控制效果。

  六、白蛋白铝残留量下降原因探讨

  铝离子对人体神经系统影响大,血液制品注射液需严格控制铝离子浓度。2018年对国内部分企业生产的白蛋白样品铝残留测定结果范围为25 - 173μg/L,均值为 81μg/L;2023 年测定结果范围为 8 - 71μg/L,均值为 28μg/L,2023 年较 2018 年平均下降 65%,表明 2023 年白蛋白产品的铝离子出厂值和货架期内铝离子残留量较 2018 年大幅降低。经调研发现,部分白蛋白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更高品质的助滤剂(硅藻土),增加盐水透析倍数,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如自动控制设置跨膜压恒体积超滤透析),从而显著降低制品中铝残留。药品包材中铝离子持续释放是影响制品中铝离子残留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加速试验比较国内两家药用玻璃瓶主要生产企业玻璃瓶中样品的铝含量变化,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蛋白铝离子残留量,该方法灵敏度高、取样量少、化学预处理简单。2023年铝含量升高值均值分别为 41μg/L 和 25μg/L;2018 年检测铝含量升高均值分别为 122μg/L 和 49μg/L;2023 年较 2018 年分别下降 66% 和 49%。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厂家的玻璃瓶产品质量有提升。经询问,部分玻璃瓶生产企业反馈,近年来注重产品质量控制,加强原材料质控,采用精准投料及自动化生产线,保证产品批间一致性,同时对国外产品配方深入研究,与高校合作开展相关研究;还有企业注重与制药企业交流合作,共同开展相容性研究,开发新处方,降低玻璃瓶配方中的铝含量,对铝离子释放有显著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2025年白蛋白产品的铝离子出厂值和货架期内铝离子残留量较2018年大幅降低,这得益于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优化,如采用更高品质的助滤剂、增加盐水透析倍数、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等。同时,玻璃瓶生产企业也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开展技术研究和合作等方式提升了玻璃瓶质量,有效控制了铝离子的释放。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白蛋白产品的质量,也为行业在包材使用和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未来,白蛋白行业应持续关注铝离子残留问题,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包材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更多白蛋白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白蛋白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