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杭州市近日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以超前布局智算基础设施和深化数据要素流通为核心抓手,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方案聚焦基础大模型研发、数据资源开发等关键环节,通过构建跨区域协同的算力网络和创新数据运营模式,为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提供基础支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为满足大模型研发对超大规模算力的需求,杭州计划在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布局“算力飞地”,形成自主可控的AI算力建设体系。方案明确将优化本地与飞地间的高速光网传输网络,通过降低数据传输成本实现跨区域算力资源协同。此举不仅为本地企业提供弹性算力支持,也为全国大模型研发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杭州提出打造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城市范例,重点推进三大创新方向:一是加快布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在3个行业或企业建立可信数据空间试点;二是深化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年内新增5个授权领域和10个应用场景;三是探索数据产权制度突破,主动争取成为国家数据产权登记试点并启动相关业务。这些措施将构建起覆盖采集、流通、确权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通过建设跨区域的高速直连网络和智能调度系统,杭州力求实现本地算力需求与西部低成本算力资源的有效匹配。方案特别强调针对大模型训练的定制化服务能力建设,确保在模型迭代、参数调优等关键环节获得稳定高效的算力支持。这种“前店后厂”式的布局模式,将显著提升研发效率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新增的5个公共数据授权领域和10个应用场景将涵盖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多个民生重点领域。通过建立基于可信环境的数据流通机制,方案致力于打通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壁垒。同时推进中的产权登记试点将为数据资产化奠定法律基础,推动形成“数据资源算力服务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杭州市此次提出的实施方案,系统性地勾勒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路径:以超前的基础设施布局解决算力瓶颈,通过制度创新激活数据要素潜能。该方案不仅回应了当前AI研发对算力和数据的需求,更前瞻性地构建起支撑未来技术突破的底层架构,为全国同类城市探索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式。
更多人工智能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人工智能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