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前两个月,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我国已构建起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体系,并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高质量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进一步加速了产业数智化转型的进程。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数据资源的支撑。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底座,数据资源对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训练和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国在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明确提出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支持大模型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高质量行业数据集的建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过程中,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数据流动对各行业利润增长的平均促进率在10%左右,而在数字平台、金融等行业,这一比例可高达32%。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或合法获取的数据资源,成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来源。通过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数据,企业不仅提升了自身竞争力,也为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驱动产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动能。以通信行业为例,通过汇聚海量多源数据,企业在用户服务、反诈识别、民生服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利用网络资源数据、网络感知数据和历史投诉数据,企业能够主动修复客户感知;通过话务、漫游行为、终端等数据,构建反诈模型,有效甄别潜在“涉诈”号码;基于运营商位置数据及政务公共数据,企业为超过300家政企用户提供了大数据短信提醒服务。
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多个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在通信领域,基于50万小时的脱敏音频数据集,业界首个支持50种方言自由混说的语音大模型成功落地。在教育、交通等领域,联合用户共同建设的99个行业数据集,涵盖了语义、语音、图像、视频等多种类型,推出了50余款行业大模型。例如,在政务热线领域,大模型的应用使一次性解决率提升30%,派单准确率提升15%。
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升级,离不开技术创新的驱动。通过引入基于问题难度的大规模多阶段强化学习方法,大模型在复杂推理、数学、代码、语言理解等场景的效果显著提升。同时,快慢思考混合训练方法的提出,进一步优化了模型的性能,使其能够更高效地满足用户需求。在司法、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大模型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专业、可靠的智能支持。
在工业领域,大模型技术的应用正在加速推进。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运营管理,大模型在多个环节展现出强大的赋能作用。例如,在平板显示行业,大模型的应用使产线排产时间降低了75%。未来,随着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进一步研发,以及工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的加快建设,大模型技术将在更多行业发挥重要作用,为产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高质量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企业作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力军,通过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推动了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加速。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落地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各行业的智能化水平。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更多人工智能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人工智能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