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机床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上,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450家展商齐聚北京,共同探讨机床行业的发展趋势。展会规模创下历届之最,成为近10年来全球最大的机床展,充分展现了中国机床市场的旺盛需求与行业企业的创新活力。
《2025-2030年中国机床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显示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床作为制造业的基石,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全球主要机床工具企业纷纷加快在中国境内布局,通过在中国建厂或扩大产能,积极抢占市场份额。本届机床展吸引了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床协会、贸促机构等组团参展,800多家外资企业集中亮相。众多外资企业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如日本希村带来3台超精密机床与4种应用解决方案;韩国迪恩机床展示了包括在中国生产、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8台设备,规模为历届之最;德马吉森精机携8款高端机床及3款自动化方案亮相,其中两款为中国首秀。
机床市场布局分析提到在本届机床展上,数字化、智能化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全球首台集成AI芯片与AI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现场发布。该数控系统采用AI+智能传感器,将大语言模型与专用数据库结合应用于机床故障诊断,其维修判断能力相当于工作三年的工程师水平。此外,携汇智联(北京)公司发布的最新版本NC-Link互联互通协议,借助这一“标准语言”,可实现机床之间的“对话”,有力支撑机床智能化的实施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指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已成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核心技术路径,新一代智能制造则是这一路径上的关键环节。
中国本土机床企业在本届展会上也亮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北一机床推出一款名为“金牛座”的五轴龙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该机床主要用于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等高端零件的一体化加工。北一机床总工程师马建川表示,这款机床将30余年的制造经验和技术优势创新集合到一起,既能重载重切,又能实现高速度、高精度,机床精度已达微米级,即千分之一毫米的精度。浙江博谷精密公司的超精密车床主轴回转精度小于0.1微米,重复定位精度小于0.2微米。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行业发展工作委员会高级顾问吴晓健表示,国产数控机床制造水平已普遍提高,通用技术机床集团、北一机床集团、济南二机、秦川机床集团、武重机床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一大批新兴机床企业快速发展,如北京精雕、大连科德、山东豪迈、上海拓璞等,其制造水平也达到行业领先。
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机床市场凭借其规模优势、政策红利和创新活力,为全球机床产业提供了确定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机床消费国(占全球32.5%)和生产国(占全球32.1%),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34万亿元人民币,连续十余年位居全球首位,为机床产业提供了庞大的应用场景。无论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还是精密电子和仪器、新能源装备,都离不开机床技术的突破与迭代。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会长毛予锋表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佳应用场景,将为全球及中国机床工具产业带来难得机遇。
综上所述,2025年全球机床市场呈现出外资企业加速在华布局、机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本土机床企业创新成果显著以及中国机床市场为全球产业提供确定性等多方面特点。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机床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为国内外机床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更多机床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机床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