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近日在北京盛大开幕,展览面积达31万平方米,创下历届规模之最,成为近10年来全球最大规模的机床工具专业盛会。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余家企业齐聚一堂,展示了机床行业的最新技术与产品。这一盛况不仅体现了中国机床市场的蓬勃需求,也彰显了全球机床产业的协同发展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床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在展会现场,智能数控系统成为焦点。全球首台集成AI芯片与AI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展示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和高效决策能力。该系统通过创新技术架构,实现了智能制造的高级阶段,具备相当于2年至3年工作经验工程师的智能决策能力,并可通过数据训练持续进化。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提升了机床的智能化水平,也为企业带来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机床作为“制器之器”,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以3C电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为机床工具产业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机遇。例如,第五代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智能装备的推出,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对高强度钢板的需求。此外,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机床产业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机床产业作为战略性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至关重要。中国机床企业积极融入国际产业链,通过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提升全球竞争力。例如,某企业开发的五轴/六轴数控拉床,不仅实现了进口替代,还将国产化高端装备出口至全球市场。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在中国建厂或扩大产能,这种双向交互流动,为外资企业降本提效、拓展增量市场提供了机遇,也倒逼本土企业创新发展。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赋能和机床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以快速提升,成本明显降低。未来10年,智能数控机床将成为新一代智能制造典型装备的发展关键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已成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核心技术路径。同时,中国机床工具市场的需求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需求水平显著提升。中国机床企业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提升全球竞争力,推动机床产业的智能化与国际化并进。
总结来看,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不仅展示了机床行业的最新技术与产品,也体现了中国机床市场的蓬勃需求和全球机床产业的协同发展趋势。AI技术的深度应用、新兴产业的催生需求以及国际化发展的提升,共同推动着机床产业迈向智能化与国际化新阶段。
更多机床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机床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