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达到1020亿元,同比增长27%;与柬埔寨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为50亿元,同比增长45%。这些数据表明,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范围和深度正在不断扩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跨境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马来西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与我国的经贸关系持续紧密。自2009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签署以来,两国在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14年,两国央行签署了在吉隆坡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次年,中国银行(马来西亚)正式担任吉隆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为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
近年来,中马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去年,中国境内和马来西亚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超过3000亿元,位居东盟国家第二位,同比增速达29%。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16%,占同期中马货物贸易本外币跨境收付的24%。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人民币在双边贸易中的广泛应用,也为中资企业在马来西亚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柬埔寨与我国的经贸合作同样不断加强,我国已连续13年保持柬埔寨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为促进双边本币使用,中国人民银行与柬埔寨国家银行密切合作,推动人民币在柬埔寨的清算安排。2017年,中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柬埔寨瑞尔区域交易,形成本币直接交易汇率。2023年,两国央行签署了在柬埔寨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授权中国银行金边分行担任柬埔寨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中国银行金边分行通过完善产品体系,推出人民币与柬埔寨瑞尔直接兑换、人民币远期结售汇等创新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双边贸易结算的便利化程度。去年,中国境内和柬埔寨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约200亿元,同比增长1倍。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40亿元,同比增长32%,占同期中柬货物贸易本外币跨境收付的9%。这些数据表明,人民币在柬埔寨的使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为两国企业提供了更多便利。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为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企业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减少第三方货币换算成本,从而降低财务成本。此外,跨境人民币结算还大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缩短了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汇款业务的办理时间。
在政策层面,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完善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为相关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利、友好的环境。未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区域的日益多样化,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范围和深度将进一步扩大,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提供更加坚实的金融支持。
总结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也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深化双边本币结算合作,我国与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为企业提供了更多便利和机遇。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优化和业务场景的不断拓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更多跨境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跨境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