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0%。预计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正在逐步兴起。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养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主要依赖子女的照顾,但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独居化,这种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老年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转向居家、社区、机构等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仍然是重点,但社区和机构养老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养老市场的房企,有的因盈利压力选择退出,有的则站稳了脚跟,并开始探索轻资产拓展模式。这些企业通过租赁适合提供养老服务的物业,进行适老化改造后投入运营,逐步在行业洗牌中寻找新路径。尽管行业供需两端不断演变,但“让老人有尊严地变老”始终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命题。
在北京顺义区牛栏山镇,一家高端养老社区——和园长者社区,为当代老人提供了另一种晚年生活的样本。该社区由七栋学院风的建筑围合而成,与周边的别墅居民区融为一体。社区内设有图书馆、棋牌室、书法室、舞蹈室、健身区、健康中心等公共空间,满足老人的多样化需求。居住区则按照适老化标准配置,确保老人的日常生活和突发状况需要。
从入住开始,工作人员便要对老人进行全方位评估,根据其健康状况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照顾。社区对不同人群所需要的服务,全部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同时照顾到个体需求,随时监测其身体动态和健康状况。这需要足够的人力来完成,项目还配有红外感应和智慧系统,能随时监测异常行为,以辅助人力工作。
养老行业面临人才短缺和市场成熟度不高的挑战。一线服务团队整体呈现“三低三高”的状态,即学历水平低、薪酬待遇低、职业认同低,同时平均年龄高、工作强度高、流动性高。市场成熟度不高则体现在养老机构入住率提升较慢,机构大规模地降价也不可持续,背后还是因为国人养老观念还不够成熟。
尽管养老行业面临不少考验,但在从业者看来,这是实打实的“朝阳行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养老行业,政策也在逐步打通养老行业的“投融管退”渠道。许多城市的核心资产在涌出,过去可能是产业园、长租公寓,现在也在考虑转型做养老,需要专业的团队合作,进行盘活、改造、运营。
总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到多元化的转型。房企、社区、机构等多方力量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模式,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尽管行业面临人才短缺和市场成熟度不高的挑战,但通过标准化与个性化的服务,轻资产拓展与政策支持,养老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更多养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养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