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当今世界,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然而,全球范围内智能鸿沟和数字鸿沟的扩大,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难以享受到这一技术带来的红利。为了推动人工智能的公平普惠发展,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为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尚未从中受益。据统计,2024年全世界仍有26亿人无法接入互联网,约占全球人口的1/3。这一数字鸿沟的扩大,使得全球面临智能鸿沟和数字鸿沟叠加的风险。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期待抓住历史性机遇,共享智能红利。
中国是推动人工智能公平普惠发展的坚定倡导者。2023年10月,中国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明确指出,要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2024年7月,中国推动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积极动员并凝聚形成国际政治共识。在去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中国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和合作,确保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类,避免其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
中国不仅是倡导者,更是务实的行动派。2024年9月,中国提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就开展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搭建国际合作框架,明确基础设施、产业赋能、人才培养、数据建设、安全治理等重点合作方向。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和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等机构先后成立;中国同越南、老挝等国家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合作,中国企业同埃及政府合作启动“数字埃及建设者”计划,助力阿联酋建设智慧城市,帮助沙特企业提升运营效率。中国愿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中国贡献。
推动人工智能公平普惠发展,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和赞比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举办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会议,主题为“从鸿沟到协同: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全球合作框架”。俄罗斯、法国、巴西、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70多个国家及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数字和新兴技术办公室等国际组织代表参会。各方共聚一堂,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公平普惠发展,为完善人工智能治理、弥合数字鸿沟凝聚共识。
人工智能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其公平普惠发展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中国在这一进程中,既是坚定的倡导者,也是务实的行动派。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人工智能能力建设,中国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了积极贡献。未来,中国将继续高举全球人工智能公平普惠发展的旗帜,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智能红利,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智能未来。
更多人工智能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人工智能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