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5月9日A股市场中,超超临界发电概念表现活跃,该板块以0.16%的涨幅位列当日概念板块第八位。在电力能源转型背景下,这一高效低碳技术路径持续获得市场关注,33只成分股实现上涨,其中淮河能源、晋控电力等企业涨停,显示出投资者对燃煤发电清洁化改造领域的信心。与此同时,部分技术储备不足的企业出现回调,行业分化趋势显著。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发电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超超临界发电概念板块内33只个股实现正向收益,涨幅前三位分别为华电辽能(9.62%)、青达环保(5.83%)及华电能源(5.49%)。值得关注的是,淮河能源与晋控电力均以涨停板报收,两家公司市值合计增长超10亿元。从资金流向看,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57亿元,但头部企业获得显著增持,显示市场对技术领先企业的长期看好。
在资金分配上呈现明显分化特征,6只个股主力流入超3000万元。晋控电力以1.38亿元净流入居首,其主力资金占比达31.89%,反映出机构对其低估值与火电灵活性改造潜力的认可。内蒙华电、天富能源等区域性发电企业同样获得超过4000万元的资金注入,侧面印证了"三西"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在煤电升级中的核心地位。
跌幅榜显示,中洲特材(5.11%)、ST华西(5.08%)及金通灵(4.93%)位列末三位。这些企业在超超临界机组核心材料研发、热效率提升等关键技术领域布局不足,导致估值受到压制。资金流出额最大的上海电气遭抛售8129万元,其传统装备制造业务面临新能源替代压力,凸显出技术迭代对行业竞争力的重塑作用。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超超临界技术可使煤耗降至270克/千瓦时以下,较常规机组节能超20%。在"双碳"目标框架下,该领域成为火电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赛道。当前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主力资金对淮河能源等企业的集中配置,预示着市场正加速筛选具备技术储备和项目落地能力的标的。
总结:
5月9日超超临界发电板块表现折射出电力装备升级的投资主线。在政策引导与存量机组改造需求推动下,掌握核心技术、区域布局合理的发电企业将持续获得资金关注。同时,行业分化加剧也警示投资者需甄别技术壁垒差异,未来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工程经验的企业将在市场洗牌中占据主导地位。
更多发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发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