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总体态势:进出口韧性凸显 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2025年14月,我国货物贸易展现出较强韧性,实现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保持强劲增势,规模达8.39万亿元,同比增速达7.5%,而进口则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同比下降4.2%至5.75万亿元。从月度数据看,4月份进出口总值3.84万亿元,环比增长5.6%,出口延续两位数增幅(+9.3%),进口微增0.8%,显示外贸动能逐步释放。这一成绩既体现外部需求的结构性支撑,也反映国内产业链升级与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有效推进。
前4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规模达9.05万亿元,占外贸总值的64%,尽管增速放缓至0.6%,但其出口表现亮眼(增长7.3%),凸显产业链附加值提升。加工贸易延续回暖态势,2.54万亿元的规模同比增长6.6%,其中进口增速(8.4%)高于出口(5.5%)。同时,保税物流进出口增势强劲,以7%的增长率贡献了2.04万亿元,尤其是出口端在机电产品带动下增长17.7%,反映新型贸易方式对效率提升的推动作用。
东盟持续巩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前4个月双边贸易额达2.38万亿元(+9.2%),其中出口增速(12.6%)显著高于进口(4%)。欧盟作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贡献了1.78万亿元规模(+1.1%),但进口下降8.1%,显示欧洲市场需求收缩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3.9%,达到7.25万亿元,出口增速(9.6%)远超进口降幅(2.8%),印证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潜力。
民营企业以8.05万亿元的进出口规模占据外贸总值的56.9%,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成为稳定增长的核心力量。其出口表现尤为突出(+8.1%),占比达全国出口总额的65.1%,尤其在机电产品、纺织品等优势领域保持领先。相比之下,外商投资企业增速放缓至1.9%,国有企业则受大宗商品进口拖累出现11.3%的整体下降,显示不同主体间发展分化加剧。
机电产品继续占据出口主导地位,前4个月实现5.04万亿元(+9.5%),占出口总额的60.1%。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14.7%,汽车出口突破2649亿元(+4%),反映高端制造竞争力提升。与此同时,劳密产品出口微降1.6%,但纺织品等细分领域逆势上扬(+4.9%)。农产品出口也保持稳健增长(+6.1%),形成多元化支撑格局。
尽管进口总额下降4.2%,但贸易数据揭示结构性分化。铁矿砂、原油等主要能源资源类商品进口量价齐跌,如铁矿砂均价下跌17.8%;而机电产品进口逆势增长5.7%,达2.23万亿元,显示国内产业升级对技术设备的需求韧性。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价格同比上涨8.5%,则反映出特定原材料的刚性需求支撑。
总结:稳中提质与挑战并存
2025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展现出较强韧性,出口结构持续向高附加值领域倾斜,民营企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区域合作深化带来新增长极。然而,进口疲软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仍需关注,未来需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多元化和产业链协同,推动外贸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的新阶段。
更多贸易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贸易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