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4.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彰显出外贸发展的持续动力。其中出口实现8.39万亿元,增长7.5%;进口规模5.75万亿元,下降4.2%。4月单月进出口总值突破3.84万亿元,增速达5.6%,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至7014亿元。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在全球经贸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不断释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贸易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前4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9.05万亿元,占总值64%,其中出口增速达7.3%而进口下降8.4%,显示出产业链附加值提升趋势。加工贸易延续向好态势,2.54万亿元的规模同比增长6.6%,保税物流方式实现7%的增长,出口增幅更高达17.7%。三大贸易模式协同发力,折射出我国从"加工组装"到"自主研发"的转型升级进程。
东盟继续保持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2.38万亿元同比增长9.2%,对欧贸易达1.78万亿元增长1.1%。值得关注的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突破7.25万亿元,出口增速9.6%显著高于整体水平。美国市场出现分化,尽管仍是第三大贸易伙伴,但进出口总值下降2.1%,凸显国际经贸格局的深度调整。
民营企业贡献8.05万亿元进出口额,占比提升至56.9%,同比增幅达6.8%。其中出口规模突破5.47万亿元,在整体出口中占比超六成,进口增速也保持4.2%。外商投资企业表现平稳增长1.9%,而国有企业出现结构性分化,出口增长7.3%的同时进口下降18.2%,反映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差异。
前4个月机电产品出口额达5.04万亿元,占总出口量的60.1%,其中汽车出口2649.8亿元增长4%,集成电路出口突破4000亿元增幅14.7%。传统优势项目中,纺织品出口3291.7亿元增长近5%,农产品出口增速达6.1%,与劳密产品下降1.6%形成对比,显示高附加值产业正成为出口核心支撑。
主要能源资源进口呈现量价背离特征:铁矿砂进口3.88亿吨同比下降5.5%,但均价下跌17.8%;原油进口量微增0.5%而单价下挫8%。机电产品进口逆势增长5.7%,尤其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额达4587.1亿元,反映出产业升级的刚性需求。
总体来看,前四个月我国外贸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强大韧性,民营企业活力持续释放,产业链高端化趋势显著。尽管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对进口形成压力,但机电产品出口强势增长和区域经贸合作深化为全年稳外贸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需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巩固新兴市场开拓成果,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更多贸易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贸易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