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某食品品牌蜜枣粽产品因消费者反馈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引发舆论关注。涉事企业迅速采取行动,全面下架问题批次产品,并承诺核查结果将公开透明化处理。这一事件不仅考验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也凸显了食品安全监管在节令食品消费高峰中的重要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蜜枣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5月12日,来伊份(603777.SH)针对消费者在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异物的投诉作出回应,称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展开全面核查,并同步下架涉事批次产品。涉事消费者发布的视频显示,其购买的蜜枣粽内存在不明物体,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目前,来伊份天猫及京东旗舰店的相关粽子商品均已无法搜索到,其中天猫店铺甚至暂停了所有粽子品类销售。
据公司披露,已主动联系涉事消费者并配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消费者可凭购买凭证至就近门店进行退换货,并额外获得等额补偿。这一举措体现了企业对消费者诉求的快速响应,但事件仍可能对其端午节期间粽子产品的销售造成短期冲击。
随着端午临近,来伊份作为休闲食品头部企业本应迎来消费高峰。然而此次事件导致蜜枣粽产品全面下架,叠加去年营收下滑15.3%至33.7亿元的业绩压力,公司需在保障食品安全与市场竞争力之间寻找平衡点。
财报显示,来伊份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达7527万元,同比骤降231.9%,扣非净利更亏损9003万元,降幅高达869.7%。截至去年末,其全国门店总数减少至3085家,较前一年缩减近1/6。此次事件或进一步加剧品牌信任危机,对其渠道布局和市场份额形成考验。
尽管来伊份强调此为“偶发事件”,但异物问题暴露了生产环节的质量管控漏洞。对于依赖终端销售的休闲食品企业而言,供应链管理和品控体系的完善已成为生存核心。未来若要扭转颓势,需在产品安全与消费者体验上持续发力,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重获信任。
总结
从蜜枣粽异物事件到经营数据下滑,来伊份正面临多重挑战。此次危机不仅关乎单一产品的命运,更折射出企业长期发展中的痛点——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品质保障。随着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日益严格,来伊份的应对成效将直接影响其在休闲食品行业的话语权。唯有以透明化调查、系统性整改重建信任基础,方能助力品牌在端午旺季乃至长远发展中突围。
更多蜜枣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蜜枣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