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5月12日,上海零食龙头企业来伊份针对近期引发关注的蜜枣粽产品舆情事件作出正式回应。公司迅速启动内部核查程序,并同步推进消费者补偿方案,展现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态度。这一举措既体现了企业责任意识,也反映出食品行业在产品质量管理上的持续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蜜枣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来伊份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已全面下架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并开放全国门店退换货服务。消费者除可退回问题商品外,还能获得等额现金补偿。公司强调将通过全产业链溯源排查,彻底查清事件原因,并承诺调查结果将第一时间向公众披露。这一系列动作既包含对既有争议的积极处理,也传递了维护品牌信誉的决心。
从近三年经营数据看,来伊份在2021至2023年间营业收入分别为41.72亿元、43.82亿元和39.77亿元。尽管前两年保持增长态势,但2023年营收出现9.25%的下滑。同期归母净利润呈现更大波动性:从2021年的3100万元增至2022年的1.02亿元后,2023年又同比下降44.09%至5704万元。这种业绩起伏既反映零食行业整体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也暴露出企业需在产品创新与成本控制间寻求更优平衡。
作为拥有60家参股企业的综合食品集团,来伊份业务涵盖从原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天眼查数据显示其累计存在702条历史及现存风险提示,其中涉及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经营风险占比显著。当前蜜枣粽事件再次凸显供应链管理对食品企业的重要性。尽管公司资产负债率在2023年降至45.41%,但仍需通过精细化运营降低潜在危机对企业价值的侵蚀。
此次舆情应对中,来伊份选择将消费者权益置于首位的做法值得肯定。但要实现可持续增长,企业仍需在产品研发创新、质量管控体系完善等方面持续投入。特别是面对休闲食品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现状,如何通过差异化产品和数字化运营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课题。
总结
从蜜枣粽事件到财务表现分析,来伊份正面临产品质量管理与业绩增长双重挑战。公司当前采取的主动调查、补偿消费者等措施,在短期内有助于维护品牌声誉;而从中长期视角看,强化供应链韧性、优化成本结构并深化创新布局,将是决定这家成立22年的零食企业能否在行业变革中保持优势的核心要素。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后续调查进展及经营策略调整成效,以评估其发展潜力与风险敞口。
更多蜜枣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蜜枣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