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5月12日,一场聚焦航班正常性、服务质量提升及雷雨季节保障工作的专题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系统总结了近年民航在航班准点率和服务品质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围绕国际形势变化、政策导向调整和综合交通竞争等新挑战,明确了未来重点任务方向。会议强调,通过深化改革与协同创新,民航业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为旅客提供更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民航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会议指出,要以“干支通、全网联”为核心,持续优化国内航线布局,推动中转服务产品迭代升级,提升支线机场与干线网络的联动效率。同时,国际航线拓展将聚焦新兴市场开发,通过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这一战略举措旨在形成覆盖广泛、衔接顺畅的航空运输网络,为航班正常性提供坚实保障。
面对提振消费政策带来的新要求,会议提出要深化民航服务供给侧改革,精准匹配旅客差异化需求。一方面,通过简化乘机流程、推广电子化服务、优化行李托运等措施,全面提升出行便利性;另一方面,强化民航服务治理能力,健全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推动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此举不仅有助于释放市场消费潜能,也将进一步巩固民航业作为综合交通体系中高端选择的地位。
针对即将到来的雷雨季节,会议要求各相关单位强化动态监测与信息共享机制,将“早研判、早预警、早决策、早处置、早恢复”的“五早”原则融入运行管理全流程。通过建立跨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实现航班调度、天气预报、旅客服务等环节的高效协同,最大限度减少极端天气对航班正常性的影响。会议特别强调,在保障安全底线的前提下,要注重预案的前瞻性和灵活性,确保复杂环境下的运行平稳有序。
总结
此次工作会议为2025年民航发展锚定了清晰目标:通过网络优化、服务升级和风险防控三大抓手,民航业将全面提升航班正常性与服务质量水平。在国际竞争加剧、消费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这一系列部署不仅体现了行业直面挑战的决心,也为旅客出行体验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制度保障。未来,随着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我国民航将在安全可靠、智慧高效的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更多民航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民航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