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贵州省以构建现代水网体系为核心,通过强化资金投入、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与安全保障能力。在2024年实现水利投资突破性增长的基础上,2025年正全力冲刺"十四五"规划收官目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水利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贵州水利系统以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2024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31.8亿元,同比增长7.9%,落实资金达354.3亿元。重点推进花滩子、宣威两座大型水库开工,建成骨干水源工程100座,新开工农村规模化供水项目128个,并超额完成1.2万公里供水管网新建改造任务。全国首个"水文数据专区"上线运行,为精准治水提供数据支撑。当前正全力推进"贵州大水网"建设,计划2025年建成121个骨干水源工程,新开工连通工程121项,确保全年投资突破400亿元。
通过系统化治理与智能化预警的双重发力,贵州省正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在工程建设方面,加快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进度,同步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监测体系上,全面推进水文站网信息化改造,完善预报预警系统;管理层面建立山洪灾害动态清单,强化应急预案实战演练。2024年已完成西南地区首笔水土保持碳票交易,为生态修复开辟市场化路径。
聚焦民生水利建设,贵州省持续扩大规模化供水覆盖范围。截至2024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46.7%,县域统管比例提升至43个县(市、区),50%以上农村人口用上企业化管理的优质水源。2025年目标将农村自来水覆盖率提升至95%,规模化供水覆盖超半数农村居民,并力争实现70%县域完成统管改革,构建起从"源头到龙头"的现代化供水体系。
以河湖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生态修复,贵州省纵深推进"清四乱"专项行动,2024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预期目标。今年重点加强水资源集约利用和用水权改革,强化重点河流生态流量监管,计划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80平方公里,将全省水土保持率提升至75.05%以上。同步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打造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样板。
通过系统性工程布局与创新性制度设计,贵州正加速构建集供水保障、防洪减灾、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现代化水利体系。在2025年这个关键节点,全省水利系统将持续聚焦重点领域攻坚突破,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用高质量的水资源配置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中展现水利担当。
更多水利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水利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