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3年5月15日,水利部在宁夏召开专题会议,聚焦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建设工作推进。此次会议强调,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与市场化机制创新,推动水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会议提出五大核心任务,涵盖初始分配、监测评估、市场培育、平台建设和监管强化等方面,旨在形成规范透明的水权交易体系,为全国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水利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会议要求加快完善用水权初始分配体系,重点推进区域水权合理配置与取水权规范明晰。通过科学核定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建立动态调整的分配规则,并强化公共用水户水权确权工作。这一基础性制度建设将为后续交易奠定清晰产权框架,确保水资源管理从粗放向精准转型。
会议明确要以数字化手段支撑监管升级,要求加快构建覆盖全域的水资源监测网络,并实现用水权交易信息与水利管理系统实时互通。通过定期开展交易效果动态评估,及时优化资源配置策略,确保水权流转既能满足经济需求又不突破生态红线。
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会议提出要强化政策引导与约束并举的双重机制:一方面通过价格杠杆和交易激励促进闲置水资源向高效领域流动;另一方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倒逼低效用水主体节水改造。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水权质押、绿色信贷等创新产品,为市场注入金融活力。
针对交易渠道分散的问题,会议要求加快完善全国水权交易系统功能,推动形成国家流域统筹、区域协同的交易平台架构。通过制定标准化运作规则和集中化交易流程,降低市场主体参与成本,并提升跨区域水权流转效率。
为保障制度有效实施,会议特别强调要强化事前准入审查、事中动态监控和事后效果评估的全流程监管。通过制定负面清单明确禁止性条款,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交易行为智能预警,并对违规操作建立信用惩戒机制,确保市场规范运行。
本次会议系统部署了用水权制度改革的关键路径,标志着我国水资源管理正从行政管控向市场化配置加速转型。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将有效破解区域间、行业间水资源错配难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水支撑。未来随着各项措施落地,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将迎来新突破,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经济要素的价值将得到更充分释放。
更多水利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水利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