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深圳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政企联动驱动创新生态升级

深圳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政企联动驱动创新生态升级

2025-05-14 00:03:46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一、政策赋能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5月9日,“星耀鹏城”20+8产业沙龙医药医疗器械专场在深圳国际创新中心召开。活动汇聚了超百家医疗企业、投资机构及科研单位,围绕政策引导、产融协同与全球化布局展开深度探讨。数据显示,深圳2024年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产值分别达547.83亿元和1030亿元,稳居全国前列。深圳市药械办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通过“产学研医金”联动机制,以百亿级基金、并购工具及全周期政策支持加速成果转化,其中创新药研发最高可获6000万元奖励。

  二、技术重构产业边界:AI与硬科技成核心驱动力

  在产业前瞻环节,专家指出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已达4450亿美元,深圳凭借专利量全国第二的领先地位,在基因治疗、手术机器人及3D打印等领域表现突出。但需警惕跨国知识产权风险,并建议通过国产大模型构建智能医疗决策系统。融资数据揭示深圳医疗硬科技项目占比超60%,AI+医疗赛道逆势增长30%。区域竞争中,北京聚焦精准诊断,上海深耕基因治疗,而深圳依托制造业集群形成“硬件+AI增值”的差异化模式。

  三、产融协同加速技术转化:资本与产业链双向赋能

  深交所专家分析指出,医疗健康行业在资本市场占比持续提升,重点支持技术壁垒高且商业化潜力大的项目。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出医疗器械专项信贷试点,通过平台化服务体系为产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活动现场路演的睿心医疗、阿尔法分子等五家企业展示了智能诊疗设备与AI新药研发成果,并获得投资机构高度关注。

  四、国际化战略突围:出海合规与本土化布局并行

  企业代表分享显示,高端医疗器械国产替代率仍较低,但外周血管介入等领域2030年市场空间将超430亿元。面对国际贸易壁垒,深圳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和本地研发团队降低风险,形成“双循环”出海模式。投资机构则强调需突破数据孤岛问题,推动AI与医疗、医保的深度融合,并在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布局结构性机会。

  五、生态共建与未来展望:打造全球产业创新高地

  论坛通过政策解读、资本对接及项目路演,展现了深圳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链的协同创新能力。自2025年启动以来,“星耀鹏城”系列沙龙持续为产业提供从融资推介到上市培育的全链条服务。数据显示,已有超40家上市公司与120余家投资机构通过该平台建立合作。未来,深圳将继续以政策引导、资本助力和技术突破为核心,推动医疗产业向全球化高端价值链跃迁,为我国生物医药战略新兴产业注入更强动能。

  总结

  本次论坛不仅凸显了深圳在医药医疗器械领域的先发优势和创新活力,更揭示出产融协同与技术攻坚对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通过政策筑基、资本赋能及国际化布局的多维驱动,深圳正加速构建覆盖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生态体系,为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提供“中国方案”。随着AI技术深化应用与跨境合作机制完善,该产业集群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质的飞跃,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极。

更多医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医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